[实用新型]一种混合动力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90007.6 | 申请日: | 2011-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135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9 |
发明(设计)人: | 朱淑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淑怡 |
主分类号: | B60L8/00 | 分类号: | B60L8/00;B60K16/00;B60L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8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动力 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混合动力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国际社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拥有了汽车,但是众所周知,国际原油价格的一路飙升为我们敲响了能源紧缺的警钟。
目前,国内外众多科研机构、公司都在致力于新型能源汽车的研究,尤其在太阳能的开发利用上,人们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太阳能汽车的车体玻璃对太阳能的有效吸收利用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车体的整体性能,太阳能天窗的应用不断深入,相关技术也更加成熟。
一般的混合动力汽车性能超过传统燃油汽车,但其电池蓄电量成为影响其发展的瓶颈,所以目前还不能完全取代燃油汽车。但是,近些年对太阳能能量收集转化的技术研究,也有效增强了能源的利用率。可烘弯低辐射镀膜玻璃和太阳能柔性贴片提高了太阳能吸收效率,其在汽车中也有良好的发展趋势。
因此,借助技术的更新可以为市场提供更好的节能环保型混合动力汽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混合动力汽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请参见附图1,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包含汽车本体、车体能量配置系统、能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汽车本体通过太阳能采集系统收集太阳能;收集的太阳能储存在车体能量配置系统中,能量配置系统包含太阳能充电电路,能量回收装置通过太阳能充电电路与蓄电池连接;能量配置系统与车载自动控制装置相连,能量配置系统与蓄电池之间设有传感器,能量配置系统分别与外接充电和电动机相连;
可烘弯低辐射镀膜玻璃、太阳能发电柔性贴片以及车轮太阳能板的材质是以树脂为载体的多晶硅太阳能光伏板,太阳能天窗的材质是太阳能蜂窝吸光体。
作为一种改进,本实用新型所述能源配置系统将太阳能天窗、可烘弯低辐射镀膜玻璃和车轮太阳能板采集到的太阳能统一转化配置,多余的能量将作为存储到蓄电池中。可根据实际需要将能量直接转化为动能、电能、光能、热能等。此系统中,供电控制单元分别与光强检测单元、太阳能采集单元、能量存储单元、汽车用电单元箱链接,用于实时接收光强检测到的信号,并根据该光的信号控制太阳能采集单元、能量存储单元以及汽车用电单元的具体运行。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轮以及相关部件中,轮轴部位装有三轴加速传感器,可根据汽车行驶状况自动伸缩调节;车轮与轮轴之间装有减震器,保证了车体运行稳定;车轮外置磁浮自动盘罩外镀一层太阳能发电柔性贴片,不仅可以为车体挡泥土,有效保护轮胎,还能够采集太阳能,替代了传统的车轮拱板。此外,磁浮自动盘罩与车轮间配有制动能量回收装置,其与蓄电池连接。当加速器回到未加速位置时,制动能量回收装置可将多余的能量整流成蓄电池组所需的能量,经充电电压后将其与为电动机提供电能的蓄电池中,此过程充电回收率大于85%。
在车体外观形象方面,所述的汽车当汽车转弯时,另一面的车轮可以伸出,使车更大幅度的转弯;而且在车体体积、色泽、流线度、舒适度方面都有利较大的突破和创新,将更加适合未来消费者的选择水准。此外,在汽车的外观材质的设计上本研究采用了纳米涂料烤漆,为纳米氧化锌粒子或者金纳米粒子;使车身外观色泽更为光亮且更耐蚀耐磨,通过纳米粒子特有的抗菌、除污特性,可使内装饰部分达到清洁,健康的要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
太阳能天窗、可烘弯低辐射镀膜玻璃和车体太阳能发电柔性贴片以及车轮太阳能板四个部分构成了太阳能采集系统共同采集太阳能,提高了太阳能采集效率;本实用新型能量配置系统与自动控制系统联合,根据车体运行状况进行智能调节,增加了操作的简便性和能量使用效率;轮胎外置磁浮制动盘罩,轮轴部位装有三轴加速传感器,可根据汽车行驶状况自动伸缩调节;车轮与轮轴之间装有减震器,保证了车体运行稳定;车轮外置磁浮自动盘罩外镀一层太阳能板,不仅可以为车体挡泥土,有效保护轮胎,还能够采集太阳能,替代了传统的车轮拱板。
【附图说明】
图1:混合动力汽车结构示意图;
图2:混合动力汽车轮胎分解图;
图3:混合动力汽车主视图;
图4:混合动力汽车主视图;
图5:混合动力汽车运作系统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提供本实用新型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淑怡,未经朱淑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900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