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纤维的棉结等级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90035.8 | 申请日: | 2011-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752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拉法里奥·斯托兹 | 申请(专利权)人: | 乌斯特技术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41 | 分类号: | G01N21/41;G01N21/94 |
代理公司: | 上海浦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11 | 代理人: | 丁纪铁 |
地址: | 瑞士*** | 国省代码: | 瑞士;CH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纤维 等级 检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原棉或粗纱中纤维进行检测的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纺织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纺织行业对产品的质量越来越重视。在纱线的生产过程中,由于纤维棉结和籽皮棉结过多导致的废料量巨大。纤维棉结是多根纤维相互缠绕而成的,在轧花以及纺纱厂的开清棉工艺中形成。原棉中的棉结含量过高会造成纱线和面料中的棉结含量过高,进而使生产质量无法达到要求,废品率升高。籽皮棉结是带有纤维的棉籽壳碎片,多在轧花工序中形成,除此之外一些品种的棉花会产生更多的籽皮棉结,它们很难被清除,并且会在纺纱过程中产生黏结。这种籽皮棉结很容易在平纹面料的表面形成明显的黑点。因此在原棉到粗纱的整个纺纱工艺中需要对纤维进行分析,以保证各工艺中产品的质量。
此外,在棉条中还经常发生粗节问题,这些粗节源于牵伸工艺中短纤维的过多聚集,且不易去除。如果不去除粗节,会造成纱线中更多的粗节和细节,使得纱线的整体质量降低。在棉纤维中,存在很多不成熟的、扁的和脆弱的,以及细胞壁没有纤维素的,上述几种棉纤维在印染工艺中会造成面料上的横档。
还有,棉花在采摘、运输和加工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到各种各样的污染,因为不同的棉花含有不同种类和数量的污染物。一些大的杂质通常比较容易去除,而附着在棉纤维上的小的杂质和灰尘却难以清理干净。棉花中的灰尘及杂质含量会导致整个纺纱和加工工艺中摩擦增加,并且灰尘量过多会在气流纺中造成云斑问题,还增加了后续工艺中断头问题的可能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纤维的棉结等级检测系统,可以对纤维的多种性能进行检测,其中至少包括对纤维的棉结类型和数量的检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纤维的棉结等级检测系统包括测试平台、纤维分离器、棉结等级测试模块、抽真空模块和分析模块,所述测试平台上设有喂入口,所述喂入口与纤维分离器相通,所述纤维分离器输出纤维至棉结等级测试模块中,所述棉结等级测试模块中设有光学检测器,且棉结等级测试模块与抽真空模块相连,所述光学检测器输出信号至分析模块。
优选的,所述纤维的棉结等级检测系统还包括检测纤维长度、短纤含量、棉纤维成熟度和不成熟度纤维含量的纤维长度、细度和成熟度测试模块,该模块输入端与纤维分离器的纤维输出端相连,输出端与抽真空模块相连,所述纤维长度、细度和成熟度测试模块中设有光学检测器,所述光学检测器输出信号至分析模块。
优选的,所述纤维的棉结等级检测系统还包括检测试样杂质和灰尘含量的杂质分级模块,该模块输入端与纤维分离器的杂质输出端相连,输出端与抽真空模块相连,所述杂质分级模块中设有光学检测器,所述光学检测器输出信号至分析模块。
优选的,所述纤维的棉结等级检测系统还包括自动送样模块,该模块包括试样盒和自动送样器,所述试样盒包含多个容纳试样的上下开口的试样管,该试样盒装于自动送样器上方,且试样盒的底面与自动送样器的顶面对齐相接触,所述自动送样器上设有一通孔与测试平台上的喂入口相对应,所述自动送样器控制试样盒旋转,自动送样模块提供气流依序将试样管中的试样吸出送至纤维分离器中。
优选的,所述纤维的棉结等级检测系统还包括显示装置和/或打印机。
进一步地,所述纤维分离器包括送料模块和分离模块;所述送料模块包括喂棉辊、喂棉皮带和喂入盘,所述喂棉辊设于喂入口下方,所述喂入盘位于喂棉辊的下方且向下倾斜,所述喂棉皮带安装在喂入盘上方且与喂入盘平行设置;所述分离模块包括喂入辊、上分梳辊、下分梳辊、多个气流通道和多个砧布,所述喂入辊位于喂入盘下端处,所述上分梳辊和下分梳辊的外侧均设有齿,且上分梳辊带动下分梳辊转动,所述气流通道设置在上分梳辊和下分梳辊周围,所述砧布位于上分梳辊和下分梳辊的外侧,且靠近上分梳辊和下分梳辊的一侧设有梳齿。
进一步地,所述棉结等级测试模块、纤维长度、细度和成熟度测试模块和杂质分级模块各包括一个密封测试腔和管道,所述棉结等级测试模块的管道入口、纤维长度、细度和成熟度测试模块的管道入口与纤维分离器的纤维输出端相通,所述杂质分级模块的管道入口与纤维分离器的杂质输出端相通,所述三个管道伸至密封测试腔内,其末端设有一喷嘴,密封测试腔内设有与喷嘴相对应的一反向喷嘴,且两喷嘴之间有一间隙,所述反向喷嘴通过管道与抽真空模块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乌斯特技术股份公司,未经乌斯特技术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9003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