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块化往复式给煤机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90828.X | 申请日: | 2011-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19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宋秀索;梁朝辉;朱杰;石绍辉;彭澄伟;吕洪强;张双燕;刘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煤炭工业济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3/00 | 分类号: | E21F13/00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张贵宾 |
地址: | 25003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化 往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往复式给煤机,具体的说是一种煤矿井下作业的模块化往复式给煤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我国煤矿井下作业的给料设备中,往复式给煤机的运用十分广泛。为了提高生产能力,所使用的往复式给煤机整体结构尺寸较大,向井下运输不方便,有的给煤机可以在井下拆装,但由于结构复杂,特别是在井下环境差条件下,拆装不便,降低了在工作现场的维修效率。轴颈与偏心盘的轴颈孔过盈配合,给安装、维修带来不便。相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偏心轮机构进行了改进,轴颈的短头与轴颈上的偏心盘轴颈孔相配合、并采用两面焊接的焊缝固联为一体。但是,这种结构其焊接处受到反复应力的作用容易断裂。结构尺寸小的给煤机,往往给煤能力不足,迫使设备超负荷运转,造成机械故障多,减少了给煤机使用寿命。现有的给煤机为悬挂式,即给煤机料斗在支撑臂的作用下整体悬挂在支撑座上,由于只有支撑臂承受料斗的重力,在窜仓或者煤矸冲击较深的煤仓时,容易造成受力不均,造成给煤机整体不稳定,甚至给料斗被砸落。出煤口没有保护设备,煤块或者矸石容易崩出砸伤人,造成生产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便于拆装、整体尺寸小、给煤能力大、运行稳定安全的模块化往复式给煤机。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模块化往复式给煤机,包括两个侧板、斜板和顶盖,顶盖上安装进料斗,顶盖与侧板围成为出料口;两个侧板的下部各安装至少两个托辊支撑架,两侧对应的两个托辊支撑架上安装一个托辊,各托辊的中轴线均在同一斜面上,托辊上放置往复板,两个侧板、斜板、顶盖和往复板连接构成导料装置;两侧斜板通过支撑架固定在底座上,电机、减速箱和偏心轮机构构成驱动装置,电机、减速箱和偏心轮机构通过支架固定在底座上,电机通过传动装置与减速箱连接,减速箱与偏心轮机构,偏心轮机构通过传动机构与往复板连接,支架、支撑架和底座构成支撑装。
为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所述传动装置是传动带,电机通过传动带连接减速箱,减速箱的减速箱慢轴连接偏心轮机构;所述的传动机构由曲柄连杆和连接轴连接构成,偏心轮机构上安装曲柄连杆,曲柄连杆与连接轴一端铰链,连接轴另一端与往复板铰链。所述的偏心轮机构由平面圆盘式曲柄毂、偏心盘和轴颈连接构成,平面圆盘式曲柄毂与偏心盘是平面多孔的法兰式紧固连接,即,二者周边采用螺栓紧固和定位,二者中心采用螺栓紧固,偏心盘与轴颈制成一体,轴颈另一端与曲柄连杆连接。所述的支撑架由支撑杆、减速箱支撑架、导料槽支撑架构成,支撑杆、减速箱支撑架、导料槽支撑架与底座连接,支撑杆与偏心轮机构连接,减速箱支撑架与减速箱连接,导料槽支撑架上安装导料槽支撑臂,导料槽支撑臂与导料装置相连接。所述的往复板上设置第一耐磨层;所述的侧板内侧设置第二耐磨层。在所述的往复板的低端中部开设一个检修口,检修口处设置活动折页,活动折页与往复板铰连。所述的斜板内侧安装横筋和竖筋。所述的每块侧板由三块小板组成,相邻两块小板之间通过高强度螺栓连接。所述每个侧板上安装数根支撑腿,支撑腿底部与底座底部在同一平面上。在所述的出料口处设置防冲链,防冲链与顶盖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采用模块化,导料装置、驱动装置相互独立,通过支撑装置简单连接,便于拆装和维修。导料装置的各个板面连接方便,可以分散成小块进行运输,方便了给煤机进出矿井。偏心轮机构中,偏心盘与轴颈铸造成一体,不仅增强了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而且方便检修、拆装。导料装置中的耐磨层与加强筋增加了使用寿命,同时在相同的整体结构的情况下可以承受更大的给煤量。支撑腿不仅增加了运行过程的承受能力,其与防冲链也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洁紧凑、制造成本低廉和使用简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向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沿图2中E-E线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的B向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的C向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1的D向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偏心盘 2传动带 3电机 4曲柄连杆 5底座 6支撑杆 7连接轴 8铰链座 9支撑腿 10托辊支撑架 11托辊 12往复板 13第一耐磨层 14侧板 15防冲链 16第二耐磨层 17第一角铁 18顶盖 19进料口 20第二角铁 21竖筋 22横筋 23斜板 24导料槽支撑臂 25导料槽支撑架 26轴颈 27紧固螺栓 28中心螺栓 29减速箱慢轴 30平面圆盘式曲柄毂 31活动折页 32沉头螺栓 33观察窗 34出料口 35减速箱 36减速箱支撑架 37检修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煤炭工业济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煤炭工业济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908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