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节能加热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91005.9 | 申请日: | 2011-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713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家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家富 |
主分类号: | B29C47/82 | 分类号: | B29C47/82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吴继道 |
地址: | 3256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 加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加工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能加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塑料加工机械上用于塑料加热器虽然加热效率高,但是还是存在很多不足,如中国专利号为ZL200920050337.8的名称为《塑料加工机械纳米红外节能加热器》,这种加热器包括筒形的壳体,壳体的壁面中设有保温绝缘材料,所述的壳体的内壁面上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设有若干根红外电热管,红外电热管的电源线从壳体中延伸出来并与设置于壳体外面的接线器连接。这种加热器具有升温速度快,加热均匀,加热效率高等优点,但是对于不同熔点的塑料原料,加工时如需变更工作温度时,降温较慢,需要等待机器自然降温,造成时间浪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方便且可快捷地调节加热温度的节能加热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该节能加热器,包括筒形的壳体和壳体内壁面中设有的加热组件,所述的加热组件包括环形的热导体层,所述热导体层内设有加热层、绝缘层、热能反射层,所述加热层外包裹绝缘层,所述绝缘层外侧贴邻设置热能反射层,所述热导体层外侧至壳体依次设置有绝缘隔热层、隔热层和保温层,所述壳体内壁面中还设有多个轴向贯通的强冷通道,所述多个强冷通道的通道口设置在壳体两端的端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强冷通道可以通过水冷或风冷,使本实用新型能快捷地调节加热温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热导体层内还设有多个散热通道,所述多个散热通道轴向贴邻设置在绝缘层的一侧,所述多个散热通道的通道口设置在壳体两端端面上,所述每个散热通道的通道口均设置有开关闸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强冷通道在冷却时产生的部分的热量可以从散热通道快速的散发,节约时间,加快冷却速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多个强冷通道设置在热导体层内,所述多个强冷通道设置在热能反射层的外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多个强冷通道设置在导热效果较好的热导体层内,冷却介质通过强冷通道带走大量的热量,使冷却效果更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节能加热器由内部结构相同的两个部分组成,所述的两个部分的同一侧边相铰接,另一侧边设有扣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装配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壳体表面设有防辐射涂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辐射涂层可以有效的防止热辐射对人体的伤害。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对于生产过程中更换不同熔点的塑料原料,加工时可以快捷地调节加热温度,且操作方便。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节能加热器,包括筒形的壳体1和壳体1内壁面中设有的加热组件,所述的加热组件包括环形的热导体层10,所述热导体层10内设有加热层7、绝缘层8、热能反射层6,所述加热层7外包裹绝缘层8,所述绝缘层8外侧贴邻设置热能反射层6,所述热导体层10外侧至壳体1依次设置有绝缘隔热层4、隔热层3和保温层2,所述壳体1内壁面中还设有多个轴向贯通的强冷通道5,所述多个强冷通道5的通道口设置在壳体1两端的端面上。
所述的多个强冷通道5的通道口还可以设置在壳体1的其它地方,如壳体1两侧面,本实施例优选的是,强冷通道5的通道口轴向贯穿设置在壳体1两端的端面上,采用此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节能加热器可以多个并排使用,每个强冷通道5之间通过连接管连接,一样能快捷地调节加热温度,操作方便,提高工作效率。
所述的热导体层10内还设有多个散热通道9,所述多个散热通道9轴向贴邻设置在绝缘层8的一侧,所述多个散热通道9的通道口设置在壳体1两端端面上,所述每个散热通道9的通道口均设置有开关闸板11。所述多个强冷通道5设置在热导体层10内,所述多个强冷通道5设置在热能反射层6的外侧。
所述的多个强冷通道5还可以设置在壳体1内壁中的其它地方,如热导体层10外的绝缘隔热层4中,本实施例优选的是,将多个强冷通道5设置在热导体层10内部,采用此技术方案,使冷却效率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家富,未经王家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9100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动车辆内胎封闭式定型装置
- 下一篇:低压注塑模具面料框及其低压注塑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