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全自动交流稳压电源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91017.1 | 申请日: | 2011-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902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发明(设计)人: | 毛振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毛振刚 |
主分类号: | H02M5/00 | 分类号: | H02M5/00;H02M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10 天津市河北区律***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全自动 交流 稳压电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源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全自动交流稳压电源。
背景技术
交流稳压电源是很多场合必备的供电设备。随着技术的发展,目前常用的是以下4种稳压技术。
1)机械补偿型稳压技术
它是利用伺服电机和机械传动与圆盘式(或柱式)调压器组成的交流稳压装置。其优点是结构简单、工作可靠,输入范围宽、输出波形好、效率高,对负载无特殊要求,可做成大功率。其缺点是动态响应速度慢,无抗干扰能力,又有机械磨损,电刷长期工作易积碳产生火花,寿命短。
2)参数稳压技术
它是利用非线性元件对电路中的电压和电流进行调整,实现输出电压稳定。其优点是电路简单,稳压精度高(±1%),抗干扰能力强,稳压范围宽。其缺点是非线性元件对工作频率敏感,空载时也耗电,并且温升严重。
3)感应补偿型稳压
它是利用伺服电机控制传动部件的初级绕组及静态部件的补偿绕组组成。其优点是无滑动触点,可靠。其缺点是用伺服电机控制,动态性能差,另外当输入三相不平衡时中线有可能带电,甚至出现较大电流。
4)无触点补偿式自动稳压器
它与上述3种补偿式稳压器的主要区别在于“补偿”方法上。无触点补偿型自动稳压器的调压系统是“多路补偿变压器组合群体”,通过“多路全桥功率电路来控制多个无触点开关的通断取得正负补偿电压,整个补偿系统无触点,无机械传动,从而大大提高了运行的可靠性,响应速度,精度,稳压范围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交流稳压电源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输入范围宽、无触点、精度高的新型全自动交流稳压电源。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新型全自动交流稳压电源,由补偿变压电路、电压传感器、电流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控制模块组成,电压传感器、电流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均与控制模块连接,控制模块与补偿变压电路连接。
而且,所述的补偿变压电路由多台补偿变压器组成,用固态继电器群组成无触点单元。
而且,所述的多台补偿变压器,根据稳压精度和输入电源的范围要求来选择变压器的台数。
而且,所述的补偿变压器组合单元,由若干固态继电器与补偿变压器分别组成的功率全桥电路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主电路通过固态继电器的零电压切换避免了浪涌与高频干扰,且稳压范围宽,负载调整率宽,动态响应快。
2、在主电路上加装了各种型号的滤波器,能防止各种干扰,并安装高质量的浪涌防护器,具有防雷电防浪涌功能,还可根据需要(感性负载大的)可配自动功率因数补偿系统,补偿后功率因数可达99%。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做进一步详述:
一种新型全自动交流稳压电源,如图1所示,由补偿变压电路、控制系统、电流传感器、电压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调理模块、过零检测、散热系统组成;电压传感器通过调理模块与控制系统连接,温度传感器也与控制系统连接,控制系统与补偿变压电路连接,其中补偿变压电路包含多台补偿变压器,及用固态继电器群组成的无触点单元;补偿变压电路输出部分还与电流传感器连接,电流传感器也与控制系统连接;散热系统与控制系统连接,通过控制系统的控制进行通风散热。本实用新型还设有与控制系统连接的过 零检测模块,电压传感器用于检测输入电压,实现调整判断和过压保护。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温度,实现过热保护。电流传感器用于检测输出电流,实现过流保护。市电输入端与电压传感器、过零检测模块、补偿变压电路及散热系统连接,通过补偿变压电路输出控制部分输出稳定电压。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具有较宽的稳压范围与负载调整率及较快的动态响应的补偿变压电路,采用单片机技术,根据采集到的输入电压数值,通过控制固态继电器,产生反极性或顺极性的补偿电压,使输出电压始终稳定在稳压精度以内。同时还加入了过压、过流、过热保护和自我诊断功能。
需要强调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实施例,凡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同样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毛振刚,未经毛振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910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层绞式单护层非铠装全干式复合缆
- 下一篇:一种户外广告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