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热空调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91127.8 | 申请日: | 2011-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30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张列平;黄大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凯迈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林辉轮;王芸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热 空调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节能环保领域,尤其是一种地热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地热热泵(GHP)空调具有高能效。尽管就能量密度来说,地热再生能量很弱,但其仍是世界上最丰富、以最可靠的形式存储的陆地洁净能源。与许多其他高能密度的能源(诸如化石燃料)相比,在地球表面的微弱的热能密度难于形成巨大的地域性的热沉且获取其的费用昂贵。尽管其能量密度较弱,但地球含有的储存的能量远远多于联合起来的所有其他传统能源。因此,寻求地热干净能量仍然保持一高的优先权,而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比如中国专利CN200710110183.2公开了一种地热空调系统。该系统包括多个室内单元、至少一个室外单元、地热交换器和辅助热源。多个室内单元调节室内空气,至少一个室外单元经由多个管道与所述室内单元连通,所述室外单元包括进行热交换的室外换热器,以及用于压缩冷却剂的多个压缩机。地热交换器与所述室外单元的室外换热器连接,并且设置在地面下方从而允许热量在地热与循环通过所述地热交换器的循环介质之间进行交换。辅助热源安装在所述室外单元一侧上,从而辅助所述室外换热器进行热交换。
又比如中国专利CN02815124.0公开了一无开挖的、用于加热和冷却应用的地热系统,它包括,一通过供水管线和一可倒转的水表从供水系统中接纳水的可饮用水的储存箱,储存箱内的水通过一热泵进行循环,当容器内水的温度通过热泵而升高或降低时,水通过可倒转的水表返回到供水系统中。
上述提到的专利,包括其他类似的地热空调,都需要对现有技术方案做很大的改造,导致复杂的工作和大量的费用,使得很难以得到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地热空调系统改造复杂、费用高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地热空调系统,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水池,室外机置于水池中;室外机和室内机通过热能输送管道连接,在热能输送管道上设置有四通阀;所述水池设置有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所述进水通道上设置有单向阀,靠近单向阀上方依次设置有第一水泵和压力传感器,进水通道靠近水池的方向设置有三通进水阀门;出水通道上靠近水池方向设置有三通出水阀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知道,所述三通进水阀门有两条流出支路;所述三通出水阀门有两个流入支路。
作为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进水通道的第一水泵上方和水池底部设置有第二水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进水通道距地表深度与出水通道距地表深度差大于2~10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室内机和现有空调一样,室外机为现有空调的换热系统(取消冷却风扇),所以改造小,费用低。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空调系统,(1)采用地下水和制冷剂进行热交换,效率更高;(2)由于室外机放入水池,一般处于密封状态,噪声小;(3)水池一般密封,耐用,寿命长;(4)有助于减少热集中效应。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地热空调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地热空调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如图1所示的地热空调系统,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室内机和现有空调完全一样,室外机为目前常用空调取消冷却风扇的热交换系统。本空调系统还包括水池,室外机置于水池中;室外机和室内机通过热能输送管道连接,在热能输送管道上设置有四通阀S4,通过四通阀改变热能输送管道的流向,使得室内机和室外机之间的热能在顺时针和逆时针(正反方向)都能循环;另外水池设置有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进水通道从地下引入水进入水池,在进水通道上设置有单向阀F,用于阻止水倒流,起到密封的作用;在进水通道中,靠近单向阀F上方依次设置有第一水泵B1和压力传感器T。进水通道靠近水池的方向还设置有三通进水阀门K2,进水通道可以通过I1和I2两个支路流入水池。出水通道上靠近水池方向设置有三通出水阀门K1,水池的水可以根据需要从I1和I2两个支路进入三通出水阀门K1,然后通过三通出水阀门K1流入地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凯迈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凯迈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911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