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阻燃控制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91215.8 | 申请日: | 2011-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206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马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飞航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295 | 分类号: | H01B7/295;H01B7/282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胡美强 |
地址: | 2016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阻燃 控制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线电缆,特别涉及一种阻燃控制电缆。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用电量也随之增加,要求电缆的载流能力越来越大,在不增加电缆导体截面的基础上,增加电缆载流量更能提高电缆的性价比。
水份对电缆的使用寿命和用电安全都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如果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运行在潮湿有水的环境中,尤其是水中含盐类导电物质和硫化物时,水份极易迁移到电缆绝缘表面。在电场的作用下,这种迁移现象将会加速运行,水份的存在会发生局部放电现象。随时间的延长会击穿电缆,影响电缆的使用寿命。
现有技术中,电缆的绝缘和护套大多数是采用塑料和橡胶有机聚合物组成,它们一般是可燃的。火灾时,火焰会延电缆蔓延,同时还会产生大量的烟雾和有毒的腐蚀性气体。烟雾和有毒的气体往往对人体产生危害,同时对电气设备产生酸性腐蚀,使家用电器报废。为了能降低火焰燃烧时电缆蔓延速度,通常在电缆材料里加入各种阻燃添加剂,以制成阻燃材料和阻燃电缆。因此一般用阻燃性、腐蚀性、发烟性、毒性来评定阻燃电缆燃烧时的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电缆易燃、不防水的缺陷,提供一种阻燃控制电缆。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阻燃控制电缆,其特点在于,其包括:若干电缆线芯、一包带层、一内护层、一金属铠装层及一外护层,每个所述电缆线芯包括一电缆导体和一包裹于所述电缆导体表面的绝缘层,所述包带层包裹于所述若干电缆线芯外侧,且所述若干电缆线芯及所述包带层之间设置一填充层,所述内护层、所述金属铠装层及所述外护层依次由内向外包裹于所述包带层外表面。
较佳地,所述电缆导体为铜导体。
较佳地,所述绝缘层为聚氯乙烯制成的。
较佳地,所述填充层为石棉、玻璃丝或聚丙烯材料制成的。
较佳地,所述包带层为玻璃布带制成的。
较佳地,所述内护层为聚乙烯PE-90制成的。
较佳地,所述内护层的厚度大于或等于2.5mm。
较佳地,所述金属铠装层为双层镀锌钢带。
较佳地,所述外护层为聚氯乙烯制成的。
本实用新型中,上述优选条件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实用新型各较佳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高氧指数的阻燃型聚氯乙烯,可以在相同外界环境温度下提高电缆的载流量,提高其阻燃性能,同时增加电缆周期负载载流量、电缆短时过载载流量和电缆允许的短路电流。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增加了电缆的轴向阻水性能,使电缆的适应性进一步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阻燃控制电缆包括若干电缆线芯、一包带层4、一内护层5、一金属铠装层6及一外护层7。每个电缆线芯包括一电缆导体1和一包裹于电缆导体1表面的绝缘层2。包带层4包裹于若干电缆线芯外侧,且若干电缆线芯及包带层4之间设置一填充层3。内护层5、金属铠装层6及外护层7依次由内向外包裹于包带层4的外表面。
其中,导体1为铜导体。绝缘层2为聚氯乙烯制成的。
优选地,填充层3为石棉、玻璃丝或聚丙烯材料制成的,特别地,此处聚丙烯材料使用聚丙烯撕裂材料。电缆填充采用非开网聚丙烯撕裂材料可以降低材料的热容系数。特别是在原有边隙的填充单元基础上,增加中心填充结构单元,通过致密紧压结构降低电缆结构部分热阻系数,使电缆散热效果增加。这样可以有效防止电缆的过热燃烧。
包带层4为玻璃布带或无卤带制成的。
内护层5为聚乙烯PE-90制成的。聚乙烯PE-90采用挤包工艺,其极性液体的蒸汽透过率较低。此外,内护层5的标准设计厚度大于等于2.5mm,从而降低水蒸气的透过率。
其中,金属铠装层6为双层镀锌钢带,以此提高电缆耐受外界压力的性能。外护层7为聚氯乙烯制成的。
较佳地,本实施例中的聚氯乙烯选用弹性和柔软性较好的低烟低卤阻燃型聚氯乙烯,且其氧指数大于35。这种低烟低卤阻燃型聚氯乙烯燃烧时生成的HCL(氯化氢)量仅为普通阻燃聚氯乙烯的1/5,从而减小了对环境的污染,防止对人体产生危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飞航电线电缆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飞航电线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912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牵引机
- 下一篇:一种深海石油勘探用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