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燃料燃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92069.0 | 申请日: | 2011-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259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吴世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尔森石墨工业(重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7/00 | 分类号: | F23D17/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50211 | 代理人: | 方洪 |
地址: | 401122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料 燃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型炉体所需的燃烧装置,特别涉及可使用两种燃料的燃烧器。
背景技术
目前,大型炉体所使用的燃烧器分为单燃料燃烧和富氧燃烧两种。单燃料燃烧使用单一燃料,会受制于当地燃料的供应限制,尤其在高峰期,容易因燃料的短缺而影响炉体升温,从而影响产品质量,给企业造成批量的质量损失。富氧燃烧虽能提高燃烧效率,但因为需要大量的氧气和增加设备,因此使用成本较高,维护不便,不能满足大型工业炉的生产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不受燃料制约、并能保证燃料充分燃烧的双燃料燃烧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燃料燃烧器,包括燃烧室(1),在所述燃烧室(1)的一端设有点火烧嘴(2),另一端并排安装有气体燃料接口(3)和液体燃料接口(4);在所述燃烧室(1)的顶部设有压缩空气接口(5),底部安装点火装置(6)。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点火装置前置,即点火装置靠近点火烧嘴。通过气体燃料接口可以将气体燃料接入燃烧室,通过液体燃料接口可以将液体燃料接入燃烧室,通过配备的电气装置可以控制进入燃烧室的燃料种类。在气体燃料进入燃烧室后,通过压缩空气接口鼓入压缩空气,调节空/燃比,开启前置点火装置使燃料充分燃烧,点火烧嘴处产生火焰,从而得到相应的热能。若液体燃料进入燃烧室,通过鼓入压缩空气使液体燃料雾化,增大燃烧接触面积,然后开启前置点火装置,以达到充分燃烧的目的。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控制燃料进入燃烧室的流量做到长明火,在细微燃料流量的支持下使火焰不熄灭,从而有效降低了反复点火带来的安全隐患;同时,因使用前置点火装置,在切断燃料供应后,可使燃烧室内的残余燃料由外及里逐步燃烧,既完全有效地利用了燃料,又大大降低了安全风险。
作为优选,所述点火烧嘴(2)的口径为20-22mm。
作为优选,所述气体燃料接口(3)的内径为8-10mm,液体燃料接口(4)的内径为4-5mm。
作为优选,所述压缩空气接口(5)的内径为75-79mm。
作为优选,所述点火装置(6)倾斜设置,倾角为45度。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双燃料燃烧,可以避免因一种燃料的短缺造成停产的窘境,同时使用压缩空气保证足够的空/燃比,使燃料充分燃烧,降低了单位产品焙烧所需的燃料比,从而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控制燃料进入燃烧室的流量做到长明火,在细微燃料流量的支持下使火焰不熄灭,从而有效降低了反复点火带来的安全隐患,在完全有效利用燃料的同时,大大降低了安全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控制燃料在细微流量前提下点燃的示意图。
图3为气体燃料的燃烧示意图。
图4为液体燃料的燃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具有燃烧室1,在燃烧室1的左端设有点火烧嘴2,该点火烧嘴2的口径为20-22mm,本实施例中优选为21mm。在燃烧室1的右端并排安装有气体燃料接口3和液体燃料接口4,气体燃料接口3和液体燃料接口4可以在同一水平面上,也可以上下布置。所述气体燃料接口3的内径为8-10mm,本实施例中优选为9mm;液体燃料接口4的内径为4-5mm,本实施例中优选为4.5mm。在所述燃烧室1的顶部设有压缩空气接口5,该压缩空气接口5的内径为75-79mm,本实施例中优选为77mm。所述燃烧室1的底部安装有点火装置6,该点火装置6倾斜设置,并靠近点火烧嘴2,点火装置6相对于水平面的倾角为45度。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处于初始状态。开启前置点火装置6,控制燃料在细微流量的前提下点燃,点火烧嘴2处产生火焰7(见如图2)。增大气体燃料进入燃烧室的流量,同时开启压缩空气接口5,使压缩空气与燃料按一定比例混合进行燃烧(见图3)。关闭气体燃料接口,开启液体燃料接口4,并开启压缩空气接口5,通过电气装置(图中未画出)控制压缩空气和液体燃料的流量,使液体燃料完全雾化后充分燃烧(见图4)。在整个生产周期结束时,关闭所有接口,同时保持点火装置6的开启,使燃烧室内的燃料由外及里燃烧,直到燃烧室内燃料耗尽(参加图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尔森石墨工业(重庆)有限公司,未经美尔森石墨工业(重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920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铁芯横剪设备用的堆垛车
- 下一篇:3枝鲜花保鲜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