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工位电芯入壳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93298.4 | 申请日: | 2011-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111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强;刘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泽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4 | 分类号: | H01M10/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工位电芯入壳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电芯入壳机,进一步涉及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工位同时将电芯插入铝壳的设备。
背景技术
在锂电池,镍氢电池生产中有一道入壳工序,即将电芯装入铝外壳中。目前比较成熟的是18650圆柱电池入壳设备,18650圆柱电池入壳设备可实现(1)来料自动检测:通过CCD摄像系统进行检测电芯外径尺寸,防止超标产品流入到入壳工序,减少机器的故障率,提高生产效率;(2)绝缘片自动上料:通过冲切机构和模具,自动冲出绝缘片。由真空吸嘴放在电芯负极端上;(3)绝缘片自动在位检测功能:用灵敏度高的感应器,利用光学反射原理进行检测,确保入壳前绝缘片在位;(4)入壳方向的改进:传统方法是壳体端口朝上,电芯由上向下运动。该方法容易产生粉尘污染。经改良,现使得壳体端口向下,电芯由下向上运动。减少粉尘进入壳体内部。提升产品品质;(5)入壳方式的改进:传统方法是电芯直接进入壳体。经改良,现电芯旋转入壳。减少电芯的磨擦坏品。但是方形铝壳类电池入壳机较少。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形铝壳类电池的使用越来越多(如手机电池),对电池的容量和性能要求越来越高。
现有技术中,方形铝壳类电池的入壳工序还主要还采用手工操作,手工生产过程中,因铝壳和电芯之间的间距很小,极易在入壳过程中损伤电芯。严重影响后续的生产工序,出现次品几率较高。而且还浪费了人力资源,增加了作业员的劳动强度,生产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节约人力资源,减轻作业员的劳动强度,生产效率明显的提升,并且安全性较高的电芯入壳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工位电芯入壳机,包括机架组件、铝壳定位组件和电芯定位入壳组件,所述铝壳定位组件主要用于铝壳定位,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铝壳、限位板一、定位板一、上压板一和定位气缸一,定位板一靠定位气缸一推动,是活动的,用以对铝壳的定位和压紧;所述电芯定位入壳组件主要用于电芯定位和电芯入壳,其包括电芯、限位板二、定位板二、上压板二、定位气缸二和电机,组件中的电芯二、限位板二、定位板二、上压板二、定位气缸二用于电芯的定位,电机用于驱动电芯入壳。
铝壳定位组件主要是用于铝壳的定位。调试员在调试过程中调试好铝壳定位组件和电芯入壳定位组件上限位板一的位置,以此来确定铝壳和电芯的相对位置。定位板一靠定位气缸推动,是活动的,用以对铝壳的定位和压紧。
电芯定位入壳组件中限位板二、定位板二的功能和铝壳定位组件相同。上压板二和基板除了不带真空吸附作用,其他动作和功能也与铝壳定位组件相同。但整个电芯定位组件在电机通过同步轮,同步带结构带动下,可以往前移。即用以实现入壳动作。定位板二定位,上压板二压紧后,电机动作,开始入壳。每入5-10mm后,定位板,上压板二复位,然后电机复位。重复以上动作,直到完成入壳的工艺要求。
优选的,铝壳定位组件的上压板一上带有气孔,用以通真空,在入壳过程中使铝壳产生微小形变,方便入壳。
本实用新型的多工位电芯入壳机与现有技术的电芯入壳技术相比,一种节约人力资源,减轻作业员的劳动强度,生产效率明显的提升,并且安全性较高的电芯入壳手段。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多工位电芯入壳机工作的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多工位电芯入壳机外观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多工位电芯入壳机的铝壳定位组件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多工位电芯入壳机的电芯定位入壳组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装较佳实施例的多工位电芯入壳机,包括机架组件1、铝壳定位组件2和电芯定位入壳组件3,所述铝壳定位组件2主要用于铝壳定位,包括铝壳201、限位板一202、定位板一203、上压板一204和定位气缸二205,定位板一203靠定位气缸一205推动,是活动的,用以对铝壳201的定位和压紧;所述电芯定位入壳组件3主要用于电芯定位和电芯入壳,其包括电芯301、限位板二302、定位板二303、上压板二304、定位气缸二305和电机306,组件中的电芯301、限位板二302、定位板二303、上压板二304、定位气缸二305用于电芯301的定位,电机306用于驱动电芯301入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泽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泽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932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