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感光自动调控窗帘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93941.3 | 申请日: | 2011-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544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07 |
发明(设计)人: | 黄玮尚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玮尚 |
主分类号: | A47H5/02 | 分类号: | A47H5/02;A47H5/0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500 山东省日照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感光 自动 调控 窗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窗帘,尤其涉及一种根据光亮自动调节的窗帘。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窗帘是必不可少的装点用品,除装饰作用外,也用来遮挡光亮,但是多数需要手动操作,浪费人力,有时窗帘打开关闭不及时,会造成室内物品强光照射损坏,或光亮不足损害人的视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根据光亮强度自动调节窗帘打开关闭,并调节遮亮强度的感光自动调控窗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感光自动调控窗帘,包括第一层窗帘本体和第二层窗帘本体,光亮检测装置,所述第一层窗帘本体的上方设有第一牵引绳,所述第一层窗帘本体中间设有第一位置检测装置,所述第二层窗帘本体的上方设有第二牵引绳,所述第二层窗帘本体中间设有第二位置检测装置,所述光亮检测装置、所述第一位置检测装置、第二位置检测装置的信号输出端信号连接有信号处理单元,所述信号处理单元连接有牵引控制挡,所述牵引控制挡连接有正反转电机。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光亮检测装置位于门窗上。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感光自动调控窗帘,包括第一层窗帘本体和第二层窗帘本体,光亮检测装置,所述第一层窗帘本体的上方设有第一牵引绳,所述第一层窗帘本体中间设有第一位置检测装置,所述第二层窗帘本体的上方设有第二牵引绳,所述第二层窗帘本体中间设有第二位置检测装置,所述光亮检测装置、所述第一位置检测装置、第二位置检测装置的信号输出端信号连接有信号处理单元,所述信号处理单元连接有牵引控制挡,所述牵引控制挡连接有正反转电机。
使用过程中,光线稍增强时,所述光亮检测装置将检测到的信号输出到所 述信号处理单元,所述信号处理单元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位置检测装置、第二位置检测装置的信号,如果所述第一位置检测装置检测到第一层窗帘本体为打开状态,所述信号处理单元控制所述牵引控制挡,使所述正反转电机正转,使第一牵引绳正拉动操作第一层窗帘本体关闭,如果所述第一位置检测装置检测到第一层窗帘本体为关闭状态,则无反应;光线很强时,如果所述第一位置检测装置检测到第一层窗帘本体为打开状态,所述信号处理单元控制所述牵引控制挡,使所述正反转电机正转,使所述第一牵引绳和所述第二牵引绳同时正拉动,操作所述第一层窗帘本体和所述第二层窗帘本体同时关闭,如果所述第一位置检测装置检测到所述第一层窗帘本体为关闭、所述第二位置检测装置检测到第二层窗帘本体为打开状态,则控制所述牵引控制挡,使所述正反转电机正转,所述第二牵引绳正拉动,所述第二层窗帘本体关闭。
光线减弱时,如果所述第二位置检测装置检测到第二层窗帘本体为关闭状态,所述信号处理单元控制所述牵引控制挡,使所述正反转电机反转,使第二牵引绳反拉动,操作所述第二层窗帘本体打开,如果所述第二位置检测装置检测到第二层窗帘本体为打开状态,则无反应;光线很弱时,如果所述第二位置检测装置检测到第二层窗帘本体为关闭状态,所述信号处理单元控制所述牵引控制挡,使所述正反转电机反转,使第一牵引绳和所述第二牵引绳同时反拉动,操作所述第一层窗帘本体和所述第二层窗帘本体同时打开,如果所述第二位置检测装置检测到第二层窗帘本体为打开、所述第一位置检测装置检测到第一层窗帘本体为关闭状态,则控制所述牵引控制挡,使所述正反转电机反转,所述第一牵引绳反拉动,所述第一层窗帘本体打开。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光亮强度自动调节窗帘打开关闭,采用双层窗帘本体,自动调节遮亮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使用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工作原理图。
图中:1-第一层窗帘本体;2-第二层窗帘本体;3-光亮检测装置;4-门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 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玮尚,未经黄玮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939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散热器及其冲压成型工艺
- 下一篇:车辆用头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