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砂轮精密修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94057.1 | 申请日: | 2011-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234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许丽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凯临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53/14 | 分类号: | B24B5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9 | 代理人: | 寿宁;张华辉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砂轮 精密 修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砂轮修整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刀头以面状接触修整砂轮的砂轮精密修整器。
背景技术
为了在金属工件上加工成形一长形沟槽,通常会使用砂轮机的砂轮将金属工件进行研磨,因此研磨成形的沟槽的宽度接近于砂轮的厚度,为了控制于金属工件上加工形成的沟槽的宽度,此时须将砂轮的厚度进行削薄修整,使砂轮的厚度更窄,以加工出宽度更小的长形沟槽。
现有技术所使用的砂轮修整器,请参阅图5所示,其包括有一基座50及两刀具60;该基座50为矩形块体,在该基座50上设有一固定块51、一移动块52及一调整钮53,该固定块51固设位于基座50顶面上的一端处,其块体朝向上方突出形成一第一突部511,该移动块52以可滑动的设置于该基座50顶面上的另一端处,其块体朝向上方突出形成一第二突部521,该第一突部511与第二突部521相邻且互相相对,该调整钮53以可转动的装设于该基座50的一侧面,该调整钮53可藉旋转以带动该移动块52在基座50上以朝向或远离固定块51的方向位移;该刀具60为一圆柱状体,其一端设有一尖锥形的刀头61,其刀头61由具有钻石颗粒的材料构成,两刀具60分别设置于第一突部511及第二突部521上,两刀头61互相相对且具有一间距。
请参阅图6及图7所示,在实际使用时,砂轮修整器摆放于欲修整的砂轮70的下方处,该砂轮70可由一砂轮机所带动旋转并可朝向上方或向下方进行位移,两刀头61相对于砂轮70的两侧面,当旋转的砂轮70位于两刀头61之间,借由两刀头61接触至砂轮70表面,即可在砂轮70表面切削形成一具有一定深度的环形长槽,再配合砂轮70朝向刀头61方向移动即可将砂轮70整体的厚度进行削薄,使用者可藉调节两刀头61之间的间距控制修整后砂轮70的厚度。
然而,现有技术的砂轮修整器的刀头61为尖锥状,其与砂轮70之间的接触面积为点状,是故其修整时只能于位在一固定高度的转动的砂轮70上切削形成一环状的长槽,长槽的宽度接近于刀头61的尖锥处的宽度,亦即其宽度相当的窄,使用者必须配合着将砂轮70不断的上下调整高度才可将砂轮70修整完毕,同时该砂轮70也具有一定的硬度,考虑到刀头61的使用寿命,刀头61通常也无法一次将砂轮70修整至预定的厚度,通常需分数次逐次的朝向砂轮70移动修整借以将砂轮70进行削薄,因此现有技术的砂轮修整器,具有无法快速的将砂轮修整至预定厚度的缺点。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砂轮修整器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砂轮修整器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可兼具体积小、成本低且使用时可具有全方位调整功能的新型结构的砂轮精密修整器,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砂轮修整器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砂轮精密修整器,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刀头以面状接触修整砂轮的砂轮精密修整器,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砂轮修整器,修整砂轮相当费时的缺点,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其包括有一基座、两刀座及两刀具:该基座为一块体,块体顶面设有一固定块及一移动块,块体侧面以可旋转的设有一调整钮,该固定块固设位于基座的一端处,该移动块以可滑动的设置于该基座的另一端处,该移动块可被调整钮所驱动滑移;该两刀座包括有一第一刀座及一第二刀座,该第一刀座设置于固定块上,该第二刀座设置于移动块上,该第一刀座与第二刀座互相相对;该刀具为一块体,块体上设有一片状的刀头,该两刀具分别设置于第一刀座及第二刀座的相对侧上,两刀头的一侧片缘互相相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以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砂轮精密修整器,其中所述的该第一刀座及第二刀座皆为长形块体,两块体位于相互平行的位置上,在该第一刀座的一端设有一定位杆,在该第二刀座的一端设有一量具,该量具具有一感测杆,该感测杆与该定位杆互相抵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凯临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凯临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940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