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控给药尿道粘膜敷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94325.X | 申请日: | 2011-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616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王秀丽;王宏伟;石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秀丽;王宏伟 |
主分类号: | A61M31/00 | 分类号: | A61M31/00;A61N5/06 |
代理公司: | 上海金盛协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42 | 代理人: | 罗大忱 |
地址: | 20005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控 尿道 粘膜 敷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光动力治疗的可控给药尿道粘膜敷药器。
技术背景
尖锐湿疣是目前发病率最高的性病,光动力疗法是目前治疗尿道内尖锐湿疣的首选治疗方法。对尿道尖锐湿疣进行光动力治疗时,需要先对尿道内病灶用光敏剂进行局部持续敷药四小时。首先要将光敏剂用注射用水溶解,然后再滴于棉签上并插入尿道内疣体所在部位,为了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每隔30分钟左右便需拔出棉签再次滴加光敏剂溶液,滴加完药物后又得将棉签重新插入尿道内,如此反复多次,直至敷药四小时后再才给予光动力治疗。
每次加药都得先拔出插在尿道内的棉签,滴加光敏剂溶液后再重新把棉签插入尿道,如此拔出插进反复多次,容易刺激、损伤尿道粘膜,给病人造成痛苦而且还严重影响了光动力疗法对尿道内尖锐湿疣的治疗效果加重光动力治疗的不良反应。
此外,每次滴加药物重新插入尿道,棉签上的药物都会损失,造成药物不必要的损耗,不但给患者带来经济损失,还可能因达不到有效剂量而影响治疗效果。多次的拔出插进还容易造成棉签的插入深度变化,导致敷药部位移位。目前还没有专门用于尿道内粘膜敷药的医疗器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控给药尿道粘膜敷药器,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满足临床治疗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可控给药尿道粘膜敷药器,包括中空的管体、释药元件和注射器;
所述的中空的管体的远端的管壁上设有渗液孔,所述的释药元件包裹在渗液孔外,所述的注射器插在管体的管腔中。
本实用新型作为一种可控给药尿道粘膜敷药器,进行尿道粘膜敷药时,根据病灶的深度确定敷药管插入尿道内的深度,推入一定量的光敏剂溶液,溶液经管腔到达前端的渗液孔,再由渗液孔被释药元件吸收,吸有药物的释药元件对紧贴的病灶起到敷药作用。
采用本实用新型进行尿道内敷药,操作简单,安全实用,可减少患者痛苦,提高治疗效果。本实用新型相比传统敷药棉签,加药时无需拔出管体后加药、加药后再插入尿道,可避免棉签的反复拔出插进导致对尿道的刺激、损伤,还可避免由此导致光敏剂药物不必要的损耗,依靠管体上标记的刻度可使尿道内敷药更加精准,克服传统棉签敷药的不足,提高光动力疗法治疗尿道内疾病特别是尖锐湿疣的疗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2为管体和释药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可控给药尿道粘膜敷药器,包括中空的管体1、释药元件2和注射器3;
所述的中空的管体1的远端的管壁上设有渗液孔4,所述的释药元件2包裹在渗液孔4外,所述的注射器3插在管体1的管腔5中;
进一步,所述的可控给药尿道粘膜敷药器,还包括连接头6和连接头盖7;
所述的连接头6设置在所述的管体1的近段,所述的连接头盖7通过连接件8与所述的连接头6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管体1上设有刻度9;
优选的,所述的释药元件2为医用脱脂棉、无纺布或医用纱布;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使用的:
将用于尿道内敷药的光敏剂溶液抽吸入注射器3,将管体1插入尿道内,插入的确切深度可从管体1上的刻度8读出,可根据尖锐湿疣在尿道内的深度确定敷药管插入尿道的深度,将装有光敏剂药物的注射器3穿过连接头6,插入管体1的管腔5中,然后,将适量的光敏剂溶液推注入管体1的管腔5中,溶液经管腔5到达管体1的远端,再经过渗液孔4渗出,由释药元件2,如医用脱脂棉,对病灶进行敷药;
一次给药完成后,拔出注射器,盖上连接头盖7,封闭管腔5,待需要第二次给药时,打开连接头盖7,连上注射器3,推注药物便可继续敷药,无需拔出管体1,便可实现多次加药持续敷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秀丽;王宏伟,未经王秀丽;王宏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943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