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出水结构改良的进水阀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94640.2 | 申请日: | 2011-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171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滨;钟志军;王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瑞尔特卫浴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D1/32 | 分类号: | E03D1/32 |
代理公司: | 厦门原创专利事务所 35101 | 代理人: | 徐东峰 |
地址: | 361022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出水 结构 改良 进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浴水箱进水阀,特别是一种出水结构改良的进水阀。
背景技术
现有卫浴水箱进水阀的出水结构,有的是直接出水,有的是通过一个螺旋器螺旋出水。直接出水的进水阀对水箱的冲击力大、起泡多、噪音大;螺旋出水结构虽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但无法将空气排出管外,仍会混杂产生一定的噪音且起泡多;特别是进水阀的出水口离水面高度比较高时,上面进水阀的两种出水方式的出水噪音更明显、起泡更多。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进水阀出水产生气泡、出水噪音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出水结构改良的进水阀,通过对出水管水流先脱气、再降低出水速度,以达到进水阀出水噪音降低之目的。
本实用新型为达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出水结构改良的进水阀,包括进水阀本体及连接在其底部的一出水管,其特征在于:出水管由上短段阻流加压的蓄水管和下长段导流释压的缓流管连通构成一体成型的直管,蓄水管与进水阀本体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蓄水管与缓流管的连通处设有一挡流台阶;缓流管的渐变扩径管腔为正立的圆锥台腔,圆锥台腔顶部与挡流台阶处的通流孔连通;挡流台阶可对进入缓流管的水流进行阻挡,使得缓流管迅速充满水流排空气体,缓流管的圆锥台腔对蓄水管中已经排空气体的水流体进行扩径,使水流的的截面变大,使得水流的流动压力变小,流速放缓,避免从出水管排出的水流因夹杂有空气而产生噪音。
所述的蓄水管上设有可与进水阀本体连通的分流道,蓄水管内顶端套设一分流挡板,分流挡板位于分流道下方,分流挡板上设有导流缺口;导流缺口与蓄水管管壁间形成导流孔,从进水阀本体流出的水一部分经分流道流出,一部分进入蓄水管,进入蓄水管的水流在分流挡板的阻挡下,从导流孔加压喷向其下方的挡流台阶,使蓄水管快速充满加压的水流并把其内的空气排空,同时经分流道流出的水使空气无法进入蓄水管。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蓄水管和缓流管连通构成一管腔直径一致的出水管,蓄水管中至少设有一阻流使得蓄水管充满水的阻流挡板,缓流管中至少设有一可把水流阻挡导向以延长水流在缓流管中流动时间的引流板;阻流挡板和引流板间隔交错一体成型于出水管壁内,阻流挡板、引流板与直管壁之间的过流口口径小于出水管的管径。
所述的阻流挡板固定在蓄水管中,所述的引流板固定在缓流管中;阻流挡板和引流板可以向上倾斜、水平设置或向下倾斜固定于出水管中。
所述的蓄水管上设有与进水阀本体连通的分流道,阻流挡板位于分流道下方;阻流挡板可快速对进入蓄水管的喷射水流进行阻挡,使蓄水管中阻流挡板上方充满加压水流并将空气排空。
所述的缓流管的底端出水口固定一出水底座;出水底座上设有一口径比缓流管内径小的泄流口;经缓流管阻挡流速变慢的水流可从泄流口形成一低压水柱流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蓄水管中设置挡流台阶或阻流挡板使得蓄水管阻流加压快速充满水并其把内的空气排空;再通过在缓流管中设置圆锥台腔的对水流进行扩径释压降低水流速度,或设置引流板将进入其内的水流阻挡导向增加水流流程、增大水流阻力以达到降低水流速度的目的,使得出水管中整体的水流无空气夹杂并缓慢排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缓流静音之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出水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剖视图。
图6为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分流挡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分流挡板套装于出水管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剖视图。
图10为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出水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出水底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结构剖视图。
图14为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出水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瑞尔特卫浴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瑞尔特卫浴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946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尾矿库初期坝内坡高效排渗装置
- 下一篇:多泵恒压供水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