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平井提拉捞筒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94660.X | 申请日: | 2011-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084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刘亮钊;李洪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1/18 | 分类号: | E21B31/18;E21B3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3 | 代理人: | 李玉明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平 井提拉捞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田井下作业工具,确切的说是一种适用于斜井、水平井的遇卡可安全退出落鱼的水平井提拉捞筒。
背景技术
目前,打捞筒广泛应用于石油工业油、气田油、水井大修、措施维护时打捞井内落物。但由于斜井及水平井的井深特征,现有的可退式打捞筒打捞住井内落鱼后,若落物管柱遇卡则多需旋转打捞管柱来实现捞筒退出落鱼,井内管柱旋转时与井壁间的摩擦阻力极大,存在现场工具退出操作难度大的问题。落物遇卡时不能退出,致使修井打捞工作复杂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平井提拉捞筒,能够顺利抓住并卡紧落物顶部,当井内落物遇卡的情况下,上提打捞管柱到一定吨位,则捞筒能自动退出卡紧落物的打捞状态。克服现有技术落物遇卡时不能退出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水平井提拉捞筒,主要由上接头、压盖、剪切片、螺母、连杆、内卡瓦、弹簧压缩、捞筒筒体、内锥体和引鞋组成,上接头的上端有内螺纹,上接头的上端能与油管或钻杆连接,其特征在于:上接头外壁为阶梯形圆柱体,上接头的下端有底,上接头下端底有中心孔;在上接头下端底的中心孔内有一个连杆,连杆穿过上接头下端底的中心孔,并且在连杆的上端有外螺纹,在连杆的上端固定有螺母;连杆的下端有环形台阶,在连杆的环形台阶上悬挂有内卡瓦;在内卡瓦的外壁上有环形台阶,在内卡瓦的外壁上套有弹簧压缩,弹簧压缩在上接头下端面和内卡瓦外壁环形台阶之间,弹簧压缩能向下推动内卡瓦。所述的内卡瓦上部有底,内卡瓦上部底有中心孔,连杆穿过上接头下端底中心孔的同时也穿过内卡瓦上部底的中心孔;卡瓦上部底在连杆上有上下活动空间;所述的内卡瓦的下端外壁为圆锥体形,内卡瓦壁上有长方形豁口,将内卡瓦下部分为六个瓣,在内卡瓦下端六个瓣的内壁有卡瓦牙;
在上接头的外壁上套环形有剪切片,在上接头外壁上套有圆筒形的压盖,压盖的外壁有螺纹,捞筒筒体的上端螺纹连接在压盖上;在捞筒筒体的下端有内螺纹,内锥体螺纹连接在捞筒筒体的下端;所述的内锥体上端有圆锥形中心孔,内锥体上端圆锥形中心孔的锥度与内卡瓦下端外壁的圆锥体形的锥度相同;在内锥体的下端有圆锥形导入孔,能将落鱼顶部引入卡瓦的六个瓣中心孔内;在内锥体的下端螺纹连接有圆筒形引鞋。
由于弹簧压缩的弹力作用使内卡瓦下端外锥面与内锥体上端内锥面紧贴在一起。
所述的上接头下端外壁与捞筒筒体上端内壁之间有环形空间,剪切片的内环部分在上接头的台阶上,剪切片的外环部分在上接头外壁与捞筒筒体内壁之间的环形空间内,这样才能切断剪切片。
简述水平井提拉捞筒的工作原理。参阅图1。
由于弹簧压缩7的弹力作用,下压内卡瓦6,使内卡瓦6外锥面与内锥体9的内锥面接触,内卡瓦6下端分瓣呈收缩状态,使水平井提拉捞筒在下井过程中始终处于打捞预备状态。落鱼顶部通过引鞋10并进入内锥体9下部的圆锥面内,落鱼顶端面向上顶内卡瓦6,使内卡瓦6分瓣张开,落鱼进入内卡瓦6的分瓣内腔,被倒刺状的卡瓦牙咬住,上提打捞管柱(提拉捞筒上接头1),捞筒筒体8和内锥体9向上运动;即内卡瓦6沿内锥体9的内锥面相对下行,内卡瓦6产生径向夹紧力,即可咬住井内落物并将其捞出。当落鱼在井内被砂埋或套管变形卡死,增大上提拉力,上接头1带动剪切金属片3上行,使剪切片3与压盖2底面接触,继续加大上提力,剪切金属片3被剪切,上接头1带动螺母4及连杆5和内卡瓦6上行,内卡瓦6分瓣沿内锥体9的内锥面相对上行,内卡瓦6分瓣张开并松开落鱼。起出水平井提拉捞筒及其以上管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水平井提拉捞筒,能打捞一般直井的井落鱼,也能用于打捞斜井及水平井内的落鱼。操作简单,打捞可靠,并且在井内落物遇卡时能安全退出打捞状态。本实用新型适应性强,打捞范围广,打捞一次成功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水平井提拉捞筒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中,1-上接头,2-压盖,3-剪切片,4-螺母,5-连杆,6-内卡瓦,7-弹簧压缩,8-捞筒筒体,9-内锥体,10-引鞋。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以一个水平井提拉捞筒为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946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平井水力喷射多簇分段压裂管柱
- 下一篇:套铣工具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