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洗衣机用防水顶盖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94731.6 | 申请日: | 2011-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445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15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F39/12 | 分类号: | D06F39/12;D06F39/1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陈忠辉;姚姣阳 |
地址: | 21502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洗衣机 防水 顶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水顶盖,尤其涉及一种洗衣机用防水顶盖。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所销售的洗衣机的顶盖根据材质、结构的种类不同虽然略有差异,但与操作面板之间的配合都存在很大的弊端。具体来说,其在日常的使用过程中容易进水,存在各种安全隐患。更为重要的是,由于进水的原因,往往会导致洗衣机工作不良甚至损坏。
目前通常采取的方式是在顶盖跟操作面板间增加一块防水泡棉。但是,这种方式既增加了成本,同时可靠性、装配性也不高,不利于真正意义上防止水的侵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洗衣机用防水顶盖。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洗衣机用防水顶盖,包括有顶盖本体,其中:所述的顶盖本体和操作面板接触部位的边缘部分设置有下陷的引水结构;所述的操作面板搭设在所述的引水结构上。
进一步地,上述的洗衣机用防水顶盖,其中,所述的引水结构为导流槽。
更进一步地,上述的洗衣机用防水顶盖,其中,所述的导流槽至少有两条,导流槽之间设置有分隔挡板。
再进一步地,上述的洗衣机用防水顶盖,其中,所述的引水结构设置有导流槽底部为斜面,所述的引水结构远离顶盖本体的一端的垂直高度低于接近顶盖本体的一端的高度。
根据所有以上的洗衣机用防水顶盖,其中,所述的操作面板的边缘部分为斜面,所述的操作面板远离顶盖本体的一端的垂直高度高于接近顶盖本体的一端的高度。
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导流槽的存在能够有效将操作面板上所积聚水的快速分流,避免水进入洗衣机内部。同时,因为不存在过盈配合,改善了装配性,便于提高生产组装效率。再者,取消了传统的防水泡棉条设计,降低了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先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是参照附图仅作为例子给出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洗衣机用防水顶盖的组装构造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
1~顶盖本体;2~衔接阶梯;3~导流槽;4~分隔挡板;5~操作面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洗衣机用防水顶盖,包括有顶盖本体1,其与众不同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顶盖本体1的边缘部分设置有衔接阶梯2。具体来说该衔接阶梯2上分布有引水结构。
结合本实用新型一较佳的实施方式来看,为了有效提升防水与导流的实施效果,本实用新型所应用的引水结构为导流槽3。并且,结合多次对比使用后的结果,为了更好的有利于大量流水侵入时的顺畅引导外排,所述的导流槽3至少有两条。具体来说,通过导流槽3之间设置有分隔挡板4,能够更为有效的进行分流与引导令水能够顺畅流向洗衣机的两侧便于外排。
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过程来看,其在实际组装时令操作面板5的边缘与衔接阶梯2接触即可。当洗衣机顶部进水时,水会流至顶盖的双导流槽3内,被引导至洗衣机两侧排出,从而可避免水进入洗衣机内部,预防出现各种安全隐患。并且,本防水顶盖能以采用塑胶制造,这样导水过程中不会出现二次污染,也提升了整体的使用寿命。
通过上述的文字表述并结合附图可以看出,采用本实用新型后,通过导流槽的存在能够有效将操作面板上所积聚水的快速分流,避免水进入洗衣机内部。同时,因为不存在过盈配合,改善了装配性,便于提高生产组装效率。再者,取消了传统的防水泡棉条设计,降低了成本。
当然,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三星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947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