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密度陶粒滤料及曝气生物滤池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94897.8 | 申请日: | 2011-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245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谭海燕;彭建良;董文艺;李继;王珍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谭海燕 |
主分类号: | C02F3/10 | 分类号: | C02F3/10;C02F3/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48 | 代理人: | 胡吉科;于标 |
地址: | 337000 江西省萍***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度 陶粒 料及 生物 滤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尤其涉及水处理中的一种低密度陶粒滤料及曝气生物滤池。
背景技术
曝气生物滤池(Biological Aerated Filter,BAF),是将生物接触氧化法与给水过滤相结合的一种好氧生物膜法废水处理工艺,属于生物过滤技术,它主要是利用滤料的拦截和滤料上生物膜的生物降解双重作用将污染物加以去除。
目前,BAF常用工艺有Biostry和Biofor两种工艺,Biofor工艺因采用成本较低的重质滤料而应用较多。目前,用于Biofor工艺的滤料包括陶粒、火山岩、沸石等,而陶粒由于具有比表面积大、表面粗糙、机械强度高、生物亲和性好、稳定性高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但目前市场上的陶粒滤料一般表观密度较高(一般在1.8g/cm3),由此导致BAF反冲洗时能耗较高、反冲洗不彻底等问题,不利于曝气生物滤池工艺的推广和发展。同时,较高密度的陶粒滤料生产成本较高。
因此,在保持常规陶粒滤料优点的基础上,研发新型低密度陶粒滤料,不仅有利于降低BAF的反冲洗能耗、增加反冲洗效果,有助于BAF工艺的推广应用,同时,有利于降低陶粒滤料的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低密度陶粒滤料及曝气生物滤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低密度陶粒滤料,包括表面粗糙的球形滤料颗粒体,所述球形滤料颗粒体内设有孔隙。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球形滤料颗粒体的粒径为3~6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球形滤料颗粒体的粒径为4 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球形滤料颗粒体的比重范围为1.2~1.3g/cm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球形滤料颗粒体的比重范围为1.25g/cm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球形滤料颗粒体的孔隙率大于50%。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孔隙为蜂窝状微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球形滤料颗粒体上设有朝其径向向外凸起的凸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凸包至少有二个。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曝气生物滤池,包括所述的低密度陶粒滤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方案,在保持低密度陶粒滤料具备比较大的比表面积、粗糙的表面、较强的机械强度和合适的密度等优良的物理性能时,更好的降低低密度陶粒滤料的密度,以降低反冲洗时能耗的消耗,减少反冲洗耗水量、缩短反冲洗时间,并且有利于彻底进行反冲洗,避免在长期运行中出现滤料板结等不良问题,还可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和废水处理成本,有利于曝气生物滤池工艺的广泛推广与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低密度陶粒滤料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低密度陶粒滤料与一般陶粒滤料在相同反冲洗气水强度下反冲洗液逐时变化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低密度陶粒滤料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至图3中的附图标号为:球形滤料颗粒体1;凸包11。
如图3所示, 一种低密度陶粒滤料,包括表面粗糙的球形滤料颗粒体1,所述球形滤料颗粒体1内设有孔隙,即为多孔结构。
如图3所示,所述球形滤料颗粒体1的粒径为3~5mm。
所述球形滤料颗粒体1的比重范围为1.2~1.3g/cm3。
所述球形滤料颗粒体1的孔隙率大于50%。
所述孔隙为蜂窝状微孔。
如图3所示,所述球形滤料颗粒体1上设有朝其径向向外凸起的凸包11。
如图3所示,所述凸包11至少有二个。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曝气生物滤池,包括所述的低密度陶粒滤料。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低密度陶粒滤料,主要由贵州土、粘土、陶土、宜春土、成孔剂、粘合剂和木炭料制成。
所述低密度陶粒滤料按重量百分比计算,分别为:贵州土20~30%、粘土10~15%、陶土5~12%、宜春土1~5%、成孔剂10~20%、粘合剂6~15%、木炭料3~15%。其中的贵州土可以为贵州高岭土,也可以为贵州铝钒土,宜春土可以为宜春高岭土,也可以为宜春铝钒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谭海燕,未经谭海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948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晶硅还原炉钟罩与底盘
- 下一篇:一种小型燃硫炉喷枪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