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综合处理甲烷氯化物生产废水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94969.9 | 申请日: | 2011-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163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孙久栋;郝立波;刘凡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聊城鲁西化工第六化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28 | 分类号: | C02F1/28;B01D53/34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王立晓 |
地址: | 25221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综合 处理 甲烷 氯化物 生产 废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应用于工业生产装置处理利用废水的领域。
背景技术
国内现有甲烷氯化物生产装置的废水处理及利用,大多采用污水汽提的方法进行处理后进行排放。生产装置产生的废水中甲烷氯化物的含量较高,经过污水池收集后,进一步经过汽提处理,再进行排放。经过汽提后的污水,甲烷氯化物的含量约350PPm,含量仍比较高,大量的有机物给后续污水处理带来麻烦,也没有使水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即给环境造成了威胁,也浪费了水资源,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
原工艺(见图1)中碱洗分层器溢流出的废液及装置其他废液排放到干湿再生系统,再通过汽提、干燥,排放。洗涤液槽通过加入工艺水、碱液对酸性废水进行综合处理排放,整套设计流程废水的达标排放不好控制也极大地浪费了水资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单有效的综合处理甲烷氯化物生产废水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综合处理甲烷氯化物生产废水的装置,包括与废水输出管相连的有机物洗涤液槽,有机物洗涤液槽通过管道分别与废气吸收塔上部和废液吸附塔上部相连,废液吸附塔的上端通过冷凝器与有机物回收槽相连,下端接有解析剂输送管、地沟导出管和与有机物洗涤液槽相通的循环管。
所述的废气吸收塔顶端连有废气输入管,底端与有机物洗涤液槽相通。
所述的解析剂输送管、地沟导出管、与有机物洗涤液槽相通的循环管上分别设有控制废液吸附塔内液体流向的阀门。
所述的废液吸附塔内装有吸附剂。
本实用新型的应用替代现在甲烷氯化物装置中污水汽提系统,在减少设备及占地空间的同时,使废水处理达标排放及得到循环利用。
废液吸附塔内装有吸附剂,对废液中的有机物进行吸附处理,吸附后的废水有机物含量大大降低,三氯甲烷可以完全吸附,二氯甲烷吸附后的含量可以达到10PPm以下。经吸附后的废水大部分进入废气吸收塔再次进行利用,少部分排放,这样可以充分节约向废气吸收塔补充水10.5吨/天。吸附饱和后,利用解析剂对吸附塔进行再生,气相通过冷凝器冷凝后,对有机物进行回收重新利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降低装置系统污水中有机物的含量,可循环利用回收有机物节约降低成本,循环利用水资源节约用水。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废水处理工艺流程;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1.有机物洗涤液槽,2.废水输出管,3.废气吸收塔,4.废液吸附塔,5.冷凝器,6.有机物回收槽,7.解析剂输送管,8.地沟导出管,9.废气输入管,10.储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综合处理甲烷氯化物生产废水的装置,包括与废水输出管2相连的有机物洗涤液槽1,有机物洗涤液槽1通过管道分别与废气吸收塔3上部和废液吸附塔4上部相连,废液吸附塔4的上端通过冷凝器5与有机物回收槽6相连,下端接有解析剂输送管7、地沟导出管8和与有机物洗涤液槽相通的循环管。
所述的废气吸收塔3顶端连有废气输入管9,底端与有机物洗涤液槽1相通。
所述的解析剂输送管7、地沟导出管8、与有机物洗涤液槽相通的循环管上分别设有控制废液吸附塔内液体流向的阀门。
所述的废液吸附塔4内装有吸附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聊城鲁西化工第六化肥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聊城鲁西化工第六化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9496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