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阶梯式放流槽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95513.4 | 申请日: | 2011-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605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吴常文;常抗美;徐佳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7 | 代理人: | 白洪长 |
地址: | 316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阶梯 式放流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增殖放流设备,尤其涉及阶梯式放流槽。
背景技术
近年来,沿海和江河流域地区在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和资源开发的同时对自然水域的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是在对野生鱼、虾、蟹、贝类等进行人工繁殖、养殖或捕捞天然苗种在人工条件下培育后,释放到渔业资源出现衰退的天然水域中,使其自然种群得以恢复。多年的实践证明,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是目前恢复水生生物资源量的重要和有效手段,应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目前,我国渔业资源的增殖放流数量与资源恢复的需要还有很大差距。现有增殖放流多采用人工带水操作,不能连续大批量放流,效率较低,并且不适于海区大纵深放流,受风浪影响较大。因此,需要开发一种适用于海区,受气候制约小的放流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放流速度可控、对鱼体损伤小的、适于规模化放流的阶梯式放流槽。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阶梯式放流槽,其具有两端开口的管槽;管槽内动配合设有能将管槽分隔成至少两个隔水舱的挡板;挡板连接有能调整挡板倾斜角度的控制装置。管槽能使水流沿着一定方向流动,随着控制装置对挡板角度的调整,可以使得各个隔水舱之间水面的落差随着挡板角度的改变而改变,因此,通过调整挡板角度,既可以起到控制水面之间落差、操控放流速度,又可以起到带水操作的苗种放流功效。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措施还包括:夹持部件为定位轮组件;定位轮组件具有与导轨相连的铰链;铰链还连接有连杆;连杆的自由端设有支撑片;支撑片上阵列设置有滑轮。挡板的活动边沿设有柔性胶条;柔性胶条包括位于挡板上沿的主软条和位于挡板侧沿的副软条。挡板侧沿的副软条用于增加挡板与管槽之间的密水性能,减少水从挡板与管槽之间的间隙流出,降低挡板与管槽夹伤鱼苗的风险。挡板上沿的主软条用于防止育苗从高位的隔水舱滑落到下一个相对低位的隔水舱时鱼体的擦伤。
控制装置具有安装在管槽一端的牵拉杆,牵拉杆上设有齿轮;齿轮附近的管槽侧壁上设有能对齿轮进行制动的弹簧卡钩;牵拉杆上连接有绳索,并且绳索还贯穿设置在挡板上;绳索上还设有限位球。牵拉杆朝收紧绳索的方向旋转时,绳索被逐渐牵拉,由于限位球的作用,使得挡板随着限位球一同运动,挡板升起导致各个隔水舱的水位落差增大。通过松开弹簧卡钩,齿轮失去制动,挡板由于重力作用自动落下,使得各个隔水舱的水位落差减小,从而实现对水流的控制和放流速度的人工调控。
牵拉杆的端部制有手柄;挡板贯穿设有轴,并且该轴的两端连接管槽的内壁。
管槽外侧还设有连接环。
由于本实用新型阶梯式放流槽具有两端开口的管槽;管槽内动配合设有能将管槽分隔成至少两个隔水舱的挡板;挡板连接有能调整挡板倾斜角度的控制装置。管槽能使水流沿着一定方向流动,随着控制装置对挡板角度的调整,可以使得各个隔水舱之间水面的落差随着挡板角度的改变而改变,因此,通过调整挡板角度,既可以起到控制水面之间落差、操控放流速度,又可以起到带水操作的苗种放流功效。其具有结构新颖、放流速度可控、对鱼体损伤小的、适于规模化放流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标号说明:管槽1、连接环11、挡板2、主软条2a、副软条2b、轴3、控制装置4、绳索41、限位球42、牵拉杆43、手柄44、齿轮45、弹簧卡钩46。
实施例:参照图1至图3,阶梯式放流槽,其具有两端开口的管槽1;管槽1内动配合设有能将管槽1分隔成多个隔水舱的挡板2;挡板2连接有能调整挡板2倾斜角度的控制装置4。管槽1能使水流沿着一定方向流动,随着控制装置4对挡板2角度的调整,可以使得各个隔水舱之间水面的落差随着挡板2角度的改变而改变,因此,通过调整挡板2角度,既可以起到控制水面之间落差、操控放流速度,又可以起到带水操作的苗种放流功效。
挡板2的活动边沿设有柔性胶条;柔性胶条包括位于挡板2上沿的主软条2a和位于挡板2侧沿的副软条2b。挡板2侧沿的副软条2b用于增加挡板2与管槽1之间的密水性能,减少水从挡板2与管槽1之间的间隙流出,降低挡板2与管槽1夹伤鱼苗的风险。挡板2上沿的主软条2a用于防止育苗从高位的隔水舱滑落到下一个相对低位的隔水舱时鱼体的擦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学院,未经浙江海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9551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吸虫装置
- 下一篇:养殖用网板框架蜂窝型边框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