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校车车载终端及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96590.1 | 申请日: | 2011-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41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中创软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潍坊中创软件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962 | 分类号: | G08G1/0962;G08G1/123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25001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校车 车载 终端 管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载终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校车车载终端及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中小学生及儿童是社会特殊的弱势群体,其交通安全倍受社会关注,特别近期发生的校车交通事故在社会造成了恶劣影响,引起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关注。为此,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和关心中小学生及儿童的交通安全,把校车安全管理作为各级政府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加强校车管理,除了需要管理制度的被严格执行外,还需要有技术手段的配合,前期有厂家以GPS/GPRS/GIS核心技术为基础,推出了车载终端系统,车载终端同后台管理系统相结合,实现对校车的定位,通过对线路、停靠点的记录,实现对车辆轨迹的回放,偏离路线报警,车载终端还可以对速度、乘车人员的实时监控,加强对车辆超速、超载的管理。车载终端还可以监控车辆的状态等。
上述车载终端系统完成了校车的被动监控和监管,但校车的特殊性,还需要对学生个体的管理和服务。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校车车载终端及管理系统,针对学生个体,作为校车专用车载终端,实现对学生个体的管理与服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校车车载终端,包括:
逻辑控制器;
与所述逻辑控制器相连接,对校车及学生位置进行定位的GPS模块;
与所述逻辑控制器相连接,对学生身份进行确认的识别模块;
与所述逻辑控制器相连接,对学生登车状况进行统计并提示的统计提示模块;
与所述逻辑控制器相连接,用于通讯提醒的通讯模块;
与所述逻辑控制器相连接,对校车车载终端信息进行设置的按键设置模块;
与所述逻辑控制器相连接,实现车载终端网络通信的网络通信模块。
上述的终端,优选的,还包括:
与所述逻辑控制器相连接,对校车内部及学生登车状况信息进行采集的视频采集模块。
上述的终端,优选的,还包括:
与所述逻辑控制器相连接,对校车内部信息及学生登车状况信息进行存储的存储模块。
上述的终端,优选的,还包括:
与逻辑控制器相连接,对校车内部信息及学生登车状况信息进行显示的显示模块。
一种校车管理系统,包括:
车载终端;
通过网络连接与所述车载终端相连接,控制所述车载终端运行的后台管理器;
所述后台管理器包括:
短信平台、GIS平台和校车管理平台。
通过以上方案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校车车载终端及管理系统,针对学生个体,实现对学生个体登车的监督、警示及通讯提醒等多种功能,有效的保证了学生个体在登车过程中的安全性,同时可通过提示过程,告知学生的登车状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校车车载终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校车车载终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校车管理系统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校车车载终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
逻辑控制器101、GPS模块102、识别模块103、统计提示模块104、通讯模块105、按键设置模块106和网络通信模块107;
其中:
逻辑控制器101实现对车载终端对汽车的控制,分别与GPS模块102、识别模块103、统计提示模块104、通讯模块105、按键设置模块106和网络通信模块107相连接,。
GPS模块102与所述逻辑控制器101相连接,对校车及学生位置进行定位;
识别模块103,用于对学生身份进行确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中创软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潍坊中创软件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山东中创软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潍坊中创软件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965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光源的嵌入式封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换档过程控制参数标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