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身门碗漆面保护贴无效
申请号: | 201120196649.7 | 申请日: | 2011-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90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周宏;常文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宏;常文光 |
主分类号: | B60R13/00 | 分类号: | B60R13/00;B32B9/02;B32B9/04;B32B27/40 |
代理公司: |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9 | 代理人: | 宋冬涛 |
地址: | 51063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身 门碗漆面 保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护贴,具体来说,涉及一种一次成型的车身门碗漆面保护贴。
背景技术
目前的市场犀牛皮保护贴都是一片平面材料,它包括薄膜层和犀牛皮层,但由于各个车型的车身把手门碗形状不同,且为一个立体形状,在安装时导致保护材料在各个方向的延展程度不同,加之材料本身存在弹性,极易产生皱褶;同时由于材料背面带有薄膜层,在延展时稍有不慎即带来施工失败、且无法修复;原保护贴施工后,需用刀具将多余材料在车身上切割掉,极易损伤车身。这样,导致了犀牛皮保护贴安装困难、无法保证安装质量、容易导致安装缺陷、费时费力等问题,也因此车身保护贴虽然有广泛需求,但难以在车主中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一次成型的车身门碗漆面保护贴,它包括可粘附于车身把手门碗内的贴膜,所述贴膜从边沿向内慢慢凹陷,形成有与所述车身把手门碗形状相匹配的凹槽。
所述贴膜包括其一面粘附有粘合剂的犀牛皮层,以及通过粘合剂与所述犀牛皮层形成一体的薄膜层。
所述犀牛皮层由聚氨脂材料制成。
所述薄膜层完全覆盖住犀牛皮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车身门碗漆面保护贴的贴膜从边沿向内慢慢凹陷,形成有与车身把把手门碗形状相匹配的凹槽,这样在安装的过程中,先撕掉薄膜层,将凹槽位置与车身把手门碗对其,将粘附有粘合剂的一面朝向门碗,然后通过让其粘附于车身把手门碗内,由于凹槽与车身把手门碗的一致,安装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在各个方向的延展,更不会产生皱褶;同时,贴膜可在任意弧面上表现出理想的随形行,具有良好的透明性,与原车融为一体,车身门碗的漆面不会因为频繁开关车门而被指甲划伤,也不影响车漆本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身门碗漆面保护贴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身门碗漆面保护贴的主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阐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车身门碗漆面保护贴包括可粘附于车身把手门碗内的贴膜1,所述贴膜1从边沿向内慢慢凹陷,形成有与所述车身把手门碗形状相匹配的凹槽2,在实际过程中,由于车身把手门碗的形状不同,也就导致了凹槽2的形状也不同,需要根据车身把手门碗的形状(车型的不同)使用对应形状凹槽的贴膜1,即一车一模。
所述贴膜1包括其一面粘附有粘合剂的犀牛皮层12,以及通过粘合剂与所述犀牛皮层12形成一体的薄膜层11。所述犀牛皮层12由聚氨脂材料(TPU)制成,所述薄膜层11完全覆盖住犀牛皮层12,所述凹槽2一般为球体的一部分。
样在安装的过程中,先撕掉薄膜层,将凹槽位置与车身把手门碗对其,将粘附有粘合剂的一面朝向门碗,然后通过让其粘附于车身把手门碗内,由于凹槽与车身把手门碗的一致,安装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在各个方向的延展,更不会产生皱褶;同时,贴膜可在任意弧面上表现出理想的随形行,具有良好的透明性,与原车融为一体,车身门碗的漆面不会因为频繁开关车门而被指甲划伤,也不影响车漆本色。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局部微小的结构改动,如果对本发明的各种改动或变型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且属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宏;常文光,未经周宏;常文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966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含轰击杆结构的电阻蒸发镀膜机
- 下一篇:多功能圆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