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临时修复全层腹壁缺损的复合膜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97491.5 | 申请日: | 2011-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287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宏坤;郭树忠;韩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27/40 | 分类号: | A61L27/4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朱海临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临时 修复 腹壁 缺损 复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层腹壁缺损修复的材料,应用于人或哺乳动物的全层腹壁缺损的临时修复。
背景技术
腹壁全层缺损是一种严重的创伤。其临时性修复材料的研究极为重要。一种理想的腹壁全层缺损临时性修复材料能够显著提高受伤个体的存活时间,为进一步治疗提供条件和时间。目前在医学实验及应用中,用于临时修复腹壁全层缺损的材料如美国生产的聚丙烯-聚四氟乙烯补片(巴德补片)等,价格高昂,没有人使用涤纶-硅胶组合膜结构的全层腹壁缺损临时修复材料。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价格便宜的腹壁全层缺损临时性修复材料。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临时修复全层腹壁缺损的复合膜,其特征在于,包括硅胶层和涤纶网层,所述硅胶层一面为光滑的膜面;另一面与涤纶网层紧密贴合。
上述方案中,所述的涤纶网层中的涤纶丝带有细小微孔。所述复合膜的厚度为0.1~0.5mm。所述涤纶网层的厚度为复合膜厚度的1/3。
本实用新型复合膜结构中,完整光滑的硅胶面可直接贴敷于腹腔脏器表面而不引起粘连和损伤;涤纶层结构可刺激机体分纤维渗出,而组成涤纶层的涤纶丝带有细小微孔有利于机体组织长入进一步固定复合膜。
本实用新型复合膜具有应用广泛、操做应用简便,内脏防护效果好,治疗效果好的优点。使用本实用新型复合膜,结合恰当的手术,可以有效保护全层腹壁缺损的受伤个体的内脏器官,临时恢复腹壁完整性,为赢得进一步治疗时间提供了基础。
1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图2是图1的仰视图。
图中:1、硅胶层;2、涤纶网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用于临时修复全层腹壁缺损的复合膜,包括硅胶层1和涤纶网层2,硅胶层1一面紧密贴合有涤纶网层2,另一面为光滑的膜面,可直接贴敷于腹腔脏器表面;组成涤纶层的涤纶丝带有细小微孔。此复合膜厚度在0.1mm~0.5mm,可按照创面大小的要求选择。其中涤纶网层的厚度为复合膜厚度的1/3。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是,在严格无菌的手术过程中,对全层腹壁缺损的创缘进行完善清创,腹腔内冲洗,并留置引流。然后尽量查找破损的腹膜创缘。修剪本实用新型复合膜,至稍大于创口面积。将复合膜硅胶层完整光滑的一面覆盖在暴露脏器表面,整体位于腹膜和脏器之间。最后将复合膜涤纶网层边缘与全层腹壁缝合。尽量将皮肤拉近至涤纶网层面。
手术后每日换药,术后待组织肿胀明显消退后(3~5天),换药时利用巾钳从复合膜中心提起,并向中心折叠并缝扎固定。以是全层腹壁组织得到牵张,逐步关闭伤口。
采用本实用新型对家兔全层腹壁缺损伤临时修复,并对照直接敷料包扎对家兔全层腹壁缺损伤临时修复,结果发现:使用本实用新型复合膜临时修复腹壁全层缺损的家兔存活时间均大于10天,切口愈合正常,饮食及二便正常。而直接包扎的全层腹壁缺损的家兔全部于伤后72小时内死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974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多功能折叠式衣架
- 下一篇:智能型手机屏幕画面转移操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