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自动检测控制电流密度的电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98760.X | 申请日: | 2011-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393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何忠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忠亮 |
主分类号: | C25D21/12 | 分类号: | C25D21/12;G01R19/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胡坚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自动检测 控制 电流密度 电镀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电镀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在电镀工艺过程中测量电镀液中电流密度及对电镀所用直流电源控制方面。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镀工艺中,测量电镀槽中的电镀液中的电流密度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通过霍尔器件的方式测量;二是通过阴极棒直接插入电镀液中的方式测量;三是通过测量计算出被镀物件的表面积后,根据电流值除以表面积的方式计算得出电流密度。现有的第一种方式测量所用到的装置存在结构复杂、成本高;第二种测量方式所用到的装置,测量精度差,随装置插入电镀液中的深浅变化,装置与电镀液的接触面相应变化,影响测量结果;第三种方式计算复杂,精度差,工作效率低,尤其是表面不规则的被镀物件时,计算难度大,甚至难以计算,只能凭借经难,通过人眼观察冒泡情况,大概地估算出一个电流密度值,可靠性无法得到保障。
另外,在电镀过程中,电镀所用的直流电源的控制一般是采用人工控制,根据电流密度检测装置检测出的值后,通过人工方式调节直流电源,不仅操作繁杂,浪费人力资源,而且,调节控制不及时。
发明内容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电镀过程中对电镀所需直流电流控制存在不足的技术缺陷,而提出一种具有自动检测控制电流密度的电镀装置。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自动检测控制电流密度的电镀装置,包括有电镀槽和直流电源,在电镀槽上方设有用于悬挂被镀物件的阴极金属横梁和用于悬挂镀层金属件的阳极金属横梁,其特征是:还包括有设于电镀槽中,用于检测电镀槽中的电流密度,并为直流电源提供自动控制信号的电流密度计。
所述的电流密度计通过金属挂件悬挂在阴极金属横梁上,电流密度计的电流信号输出端与直流电源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电流密度计的底端置于电镀槽中。
所述的电流密度计包括有一根条形板材,在条形板材的上端设有一个以上的电流表,电流表的电流信号输出端与直流电源的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条形板材位于电镀槽中的位置上设有一块以上的用于对电镀槽中的电镀液电流密度进行采样的导电片,每一块导电片与一个电流表对应连接。
所述的条形板材为PCB板。
所述条形板材位于电镀槽中的位置上设有三块导电片,三块导电片为上、中、下等距分布。
所述的导电片为耐腐蚀的导电材料。
所述的导电片周边设有直接与阴极横梁电连接的抢电块。
所述的导电片为耐腐蚀的导电材料为钛合金或不锈钢。
所述的条形板材上端的正、反两面上均设有电流表及导电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根据电流密度针得出电镀过程中电解槽中的电流密度,从而为电镀所需的直流电源提供一个自动控制信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流密度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方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列举一种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地说明:
参照图1、图2、图3和图4中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一个用于盛装电镀液的电镀槽1和一个为电镀工艺提供电解所需电流的直流电源3,在电镀槽1的上方设有用于悬挂被镀物件的阴极金属横梁21和用于悬挂镀层金属件的阳极金属横梁22,阴极金属横梁21和阳极金属横梁22安装在活动摇摆支架上。在阴极金属横梁21上悬挂有一个电流密度计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忠亮,未经何忠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9876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差别化涤纶短纤维辅料连续添加装置
- 下一篇:车门电泳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