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支腿锁止装置及混凝土泵送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120198789.8 | 申请日: | 2011-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442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15 |
发明(设计)人: | 高林干;沈明星;肖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S9/02 | 分类号: | B60S9/02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 43008 | 代理人: | 赵洪 |
地址: | 4101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腿锁止 装置 混凝土泵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混凝土泵送设备的支腿锁止装置及混凝土泵送设备。
背景技术
在工程机械中,锁止装置具有较广泛的应用。例如,混凝土泵送设备在工作时需要将支腿展开,保证其承载能力和整车的抗倾能力,但在行驶过程中支腿必须收回,保证泵车的通行性。为了防止支腿在收回状态下,无故摆开或伸出,因而摆动支腿或伸缩支腿需用支腿锁止装置将支腿锁止。为了满足锁止装置的操作便捷性以及工作可靠性,对锁止装置的结构和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现状技术中绝大多数锁止装置结构繁琐、操作不便、操作劳动强度大、可靠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省力、锁止安全可靠的支腿锁止装置以及具有该支腿锁止装置的混凝土泵送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支腿锁止装置,包括壳体、锁芯和控制部,所述锁芯设置在所述壳体中,在锁芯与壳体之间设有用于锁芯自动复位的复位元件,所述壳体上设置与控制部接触的锁止面,所述控制部设置与锁止面配合以控制锁芯在锁止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转换的凸轮部,所述锁芯一端穿出壳体与凸轮部铰接。
所述凸轮部于离铰接中心较短的一侧设有锁止圆弧段,所述凸轮部于离铰接中心较长的一侧设有解锁平面段。
所述控制部上设有操作手柄。
所述复位元件为复位弹簧,所述锁芯上设有第一挡边,所述壳体内设有第二挡边,所述复位弹簧套设于锁芯上并置于第一挡边与第二挡边之间。
所述壳体上设有可向壳体内注入润滑油的润滑嘴。
所述壳体上设有连接法兰。
一种混凝土泵送设备,包括装设于车体底盘上的支腿,所述支腿上装设有上述的支腿锁止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支腿锁止装置,通过控制部上的凸轮部与壳体上的锁止面配合控制锁芯在锁止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转换,与现有技术中的锁止装置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支腿锁的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与支腿上的安全挡销配合可确保支腿锁止可靠,并且操纵方便省力。凸轮部设有锁止圆弧段和解锁平面段,控制部绕铰接点转动时锁止圆弧段与锁止面相切配合,转动轻松便捷,同时带动锁芯沿着壳体内部滑动,使其可以在锁止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转换,当控制部转动到解锁平面段与锁止面接触时,支腿锁止装置处于解锁状态,解锁平面段与锁止面的平面接触能保证支腿锁止装置处于稳定的解锁状态。壳体上装有润滑嘴,可注入润滑油对锁芯进行润滑,保证锁芯滑动顺畅。在锁芯与壳体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当锁止圆弧段与锁止面接触时,在复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锁芯可自动复位至锁止状态。在壳体上设有连接法兰,可以方便的将支腿锁止装置安装固定。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泵送设备在车体底盘的支腿上装设有上述的支腿锁止装置,由于上述的支腿锁止装置具有上述技术效果,该混凝土泵送设备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支腿锁止装置的锁止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支腿锁止装置的解锁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支腿锁止装置的拆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支腿锁止装置的主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泵送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支腿锁止装置的放大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
1、壳体;2、锁芯;3、复位元件;4、控制部;5、车体底盘;6、支腿;11、锁止面;12、润滑嘴;13、第二挡边;14、连接法兰;21、第一挡边;41、凸轮部;42、操作手柄;411、锁止圆弧段;412、解锁平面段。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支腿锁止装置实施例,该支腿锁止装置包括壳体1、锁芯2和控制部4,锁芯2套设于壳体1中,并于锁芯2与壳体1之间设有用于锁芯2自动复位的复位元件3,壳体1上设有与控制部4接触的锁止面11,控制部4上设有与锁止面11配合控制锁芯2在锁止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转换的凸轮部41,锁芯2一端穿出壳体1与凸轮部41铰接,与现有技术中的锁止装置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支腿锁止装置的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与支腿上的安全挡销配合可确保支腿锁止可靠,并且操纵方便省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1987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用驻车制动操纵机构总成
- 下一篇:汽车防火防盗报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