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输液袋、输液瓶盖体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01560.5 | 申请日: | 2011-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689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张杰;何小平;吴麒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沱牌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1/14 | 分类号: | A61J1/14;A61J1/10;A61J1/0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液 瓶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以一种输液袋或瓶的盖体,属于输液包装材料。
背景技术
输液瓶或输液盖,都会设置一个输液或加药用的盖体,目前医院使用的较为先进的盖体是为易折式盖体,这种盖体上部设置有一个易于折断的手柄,在输液时直接折断手柄便可露出一软胶塞,用注射器扎入软胶塞便可进入到输液瓶或输液袋内部,完成加药或输液工作。此种盖体存在如下缺陷:
一:在输液瓶或输液袋生产过程中,要使用管状夹具套住盖体进行安装,在夹具夹住或取下盖体的过程中,就很容易与盖体上的手柄上端摩擦而产生盖体或夹具掉落废屑,掉落的废屑可能会污染输液药液,造成不安全因素。
二:盖体上的软胶塞下方还有一个内衬盖体,主要起再次密封及固定软胶塞的作用。当用注射器针尖扎入软胶塞时,软胶塞被刺破过程中,会国为内衬盖体的阻挡,无法完全伸展,造成软胶塞紧紧包裹注射器针尖,而摩擦产生掉屑,并随着针尖刺破内衬盖体后,掉屑掉入到输液袋和输液瓶的药液里。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以上所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更安全,进一步防止落屑的输液袋、输液瓶盖体。
本实用新型设置在输液袋、输液瓶体8上,包括外壳部份、外壳部份4上的折盖手柄1、以及外壳4内的软胶塞3、内衬盖体5,所述的内衬盖体5为倒扣的杯体,所述的内衬盖体5的盖顶7向内衬盖体内部凹陷,形成盲孔;折盖手柄1为上窄下宽的梯形状。
内衬盖体5与外壳部份4在底部焊接在一起。
所述的内衬盖体5的盖顶7凹陷深度为2-6mm,最佳状态为3mm,内衬盖体的盖顶7材料厚度为0.15~0.25mm 。
本实用的折盖手柄1为上窄下宽的梯形状,所以在夹具夹住或取下盖体的过程中,将不会与折盖手柄1发生碰撞摩擦,而防止掉屑污染药液。
本实用新型的内衬盖体盖顶7设计有一凹陷,当用注射器9针尖扎入软胶塞3时,软胶塞3向下方有一个足够大的伸展空间,可以减少软胶塞3对针尖的包裹,减少针尖对软胶塞的摩擦,防止软胶塞3掉屑。再者,当软胶塞依然发生掉屑的情况下,掉屑可以掉落在凹陷内,不会污染药液。
附图说明
图1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 本实用新型图1的俯视图
图3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可以轻松地折掉盖体上的折盖手柄1,露出盖体内的软胶塞3,在加药时,用注射器9针尖扎入软胶塞3,软胶塞3受压向下方伸展,给针尖让出一个空间,针尖继续穿刺,扎破内衬盖体5后,通入软液袋、输液瓶内,完成加药或输液工作。
上面已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进行的各种改型均没有超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沱牌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沱牌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015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定时提醒药盒
- 下一篇:一种高填充的可控氧化降解包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