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节能环保型火花塞无效
申请号: | 201120201697.0 | 申请日: | 2011-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847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1 |
发明(设计)人: | 孟绿汀 | 申请(专利权)人: | 孟绿汀 |
主分类号: | H01T13/20 | 分类号: | H01T13/20;H01T13/3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011 河北省石家庄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 环保 火花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内燃机的火花塞,特别是一种节能环保型火花塞。
背景技术
火花塞是将点火线圈产生的脉冲高压电引进内燃机的燃烧室,并在其两个电极之间产生电火花,以点燃可燃混合气体,推动活塞作功,使内燃机运转。火花塞具有壳体、中央电极、绝缘体、旁电极(以及密封垫圈、接头、衬垫等),弯曲的旁电极焊接在壳体的底端,中央电极固定在绝缘体的中央,中央电极与旁电极之间具有一间隙(火花塞间隙)。目前,有关用于内燃机的火花塞的技术较多,比如,CN85200952U公开了一种凸型地电极火花塞,它是一种与中心电极相对的地电极的发火面上中央凸出两边或三边或四边较低的火花塞。再比如,CN2733681Y公开了一种节能环保型火花塞,它由中心电极、斜面壳体、密封垫圈、瓷管绝缘体和接线螺杆组成,其特征是该中心电极是叶片状多极中心电极其端面为圆弧状,中心电极的叶片是3-8个,斜面壳体从螺纹根部A为Φ11.9mm至壳体端部B为Φ10mm成一坡度,以减少与多极中心电极的接触面,减少以至消除积炭现象,提高火花塞自净能力。还比如,CN2653748Y公开了一种节能环保型火花塞,是一种适用于燃油、燃气等工作的内燃机的点火装置,它由中心电极、侧电极等组成,它是通过在中心电极的端部固定有一个多角中心极跳火板,在多角中心极跳火板后部的中心电极上装有绝缘套,在绝缘套上装有中间跳火环,中间跳火环与多角中心极跳火板和侧电极之间的间隙均为0.9~1.2mm,该火花塞是一种全方位、多层次、多点火点的无遮掩外露式点火器,它的火花分布范围广,燃烧室内没死角,可有效地延长点火时间及点火长度。还比如,CN2507168Y公开了一种节能环保型火花塞,它的主要特点是在火花塞壁上对称设置两个“L”型上进气孔,在上进气孔的直角处设有钢珠,在上进气孔下端设有挡垫,在挡垫的下端又设有下进气孔,上、下进气孔之间设有凹槽。以上这些技术对于如何使火花塞电极打火火力均衡且打火性能好,并未给出具体的指导方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节能环保型火花塞,该火花塞电极打火火力均衡,打火性能好,能使混合气体得到充分燃烧,从而节省燃料,减少尾气的废气排放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节能环保型火花塞,具有壳体、中央电极、绝缘体、旁电极,中央电极与旁电极分别具有发火面,所述的中央电极的发火面与旁电极的发火面呈相对设置并且皆为平面,其技术方案是所述的中央电极的发火面上复合有第一石墨烯层,旁电极的发火面上复合有第二石墨烯层。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一石墨烯层呈圆片形,其直径的数值为D1;所述的第二石墨烯层呈圆片形,其直径的数值为D2;数值D1与数值D2之比可以为1∶1~1.5,数值D1与数值D2之比可以选择1∶1.1。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中央电极的发火面上复合有第一石墨烯层,旁电极的发火面上复合有第二石墨烯层,即所述的中央电极与旁电极相对的发火面上分别复合有石墨烯层,它利用了具有超强的导电性能、高强度和高硬度性能以及良好耐热性能的石墨烯(即利用了石墨烯独特的电学、热学和机械性能),使得火花塞电极打火火力均衡,打火性能好,混合气体得到了充分燃烧,从而节省了燃料,减少了尾气的废气排放量,降低了空气污染;而且点火可靠,不易积炭,使用寿命长。它可在各种内燃机上使用,达到了节省油料、减少排气污染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向的局部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具有壳体3、中央电极2、绝缘体4、旁电极1。中央电极2与旁电极1分别具有发火面,所述的中央电极2的发火面与旁电极1的发火面呈相对设置并且皆为平面,这些都为已有技术(附图参照已有技术的火花塞绘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央电极2的发火面上复合有第一石墨烯层21,旁电极1的发火面上复合有第二石墨烯层11,即所述的中央电极与旁电极相对的发火面上分别复合(可以是涂覆)有石墨烯层(石墨烯薄层)。所述的第一石墨烯层21呈圆片形,其直径的数值为D1;所述的第二石墨烯层11呈圆片形,其直径的数值为D2;数值D1与数值D2之比可以为1∶1~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孟绿汀,未经孟绿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016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向交互的数字机顶盒
- 下一篇:交通信息质量监测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