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毯与后座椅隔音垫一体式发泡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01745.6 | 申请日: | 2011-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299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1 |
发明(设计)人: | 冯德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松江埃驰汽车地毯声学元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4/34 | 分类号: | B29C44/34;B29C44/58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城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4 | 代理人: | 刘伍堂 |
地址: | 2016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毯 座椅 隔音 体式 发泡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地毯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地毯与后座椅隔音垫一体式发泡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大多数高档汽车的后座椅隔音垫(纯聚氨酯发泡件)都是采用单独模具发泡制造出来的。后座椅隔音垫发泡制造完成后,再与主地毯一起配合安装并用于主机厂的汽车座椅安装。
传统制造方法存在以下三个缺点:1需要一次性投入大笔费用用于开发发泡模具;2需要单独占用发泡机工位和人工,生产效率低、零件制造成本高;3后座椅隔音垫与主地毯的配合精度得不到保证,可能使主机厂人员在装配汽车座椅时遇到问题。
因此,设计一种能够使地毯与后座椅隔音垫一体成型的发泡模具是至关重要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够使地毯与后座椅隔音垫一体成型的发泡模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发泡模上模,聚乙烯脱离薄膜,机器人喷注头,长纤无纺布,发泡模下模和固定钉,其特征在于:发泡模上模的底部右侧设有聚乙烯脱离薄膜,机器人喷注头设置在发泡模上模的下方并位于发泡模下模的上方,发泡模下模的顶部右侧设有长纤无纺布,发泡模下模与长纤无纺布之间采用固定钉连接。
所述的发泡模上模与处于水平位置时的发泡模下模上下对应。
所述的固定钉分别贯穿长纤无纺布的左、右两侧。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采用地毯与后座椅隔音垫一体式的结构设计,节省发泡模具的开发费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使生产效率以及地毯与后座椅隔音垫之间的配合精度得到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1,1为发泡模上模;2为成型地毯;3为聚乙烯脱离薄膜;4为机器人喷注头;5为长纤无纺布;6为发泡模下模;7为固定钉。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发泡模上模,聚乙烯脱离薄膜,机器人喷注头,长纤无纺布,发泡模下模和固定钉。发泡模上模1的底部右侧设有聚乙烯脱离薄膜3,聚乙烯脱离薄膜3的作用是:在发泡完成后,使后座椅隔音垫脱离发泡模上模1,发泡工序结束后会将聚乙烯脱离薄膜3剥离掉。机器人喷注头4设置在发泡模上模1的下方并位于发泡模下模6的上方,发泡模上模1与处于水平位置时的发泡模下模6上下对应,发泡模下模6的顶部右侧设有长纤无纺布5,发泡模下模6与长纤无纺布5之间采用固定钉7连接,固定钉7分别贯穿长纤无纺布5的左、右两侧。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开始时,发泡模下模6处于侧立状态,由操作人员用固定钉7将长纤无纺布5手动固定在发泡模下模6上。同时,运输小车将成型地毯2运送至发泡模上模1的正下方,发泡模上模1向下运动并利用真空吸附成型地毯2,吸附成型地毯2后的发泡模上模1上升至限位位置。然后,发泡模下模6开始倾侧至水平位置,机器人喷注头4按照设定路径和工艺参数在发泡模下模6和长纤无纺布3的表面进行聚氨酯发泡料的浇注。浇注完毕后,机器人喷注头4回到初始位置,发泡模上模1开始下压直至与发泡模下模6闭合,开始发泡固化。经过设定时间的发泡固化后,发泡模上模1上升至初始位置,发泡模下模6起翻至侧立位置,由操作人员取下整套发泡地毯和后座椅隔音垫,两者是连在一起的。至此,本实用新型工作结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松江埃驰汽车地毯声学元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松江埃驰汽车地毯声学元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017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