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排气管结构的安全输液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02223.8 | 申请日: | 2011-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616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发明(设计)人: | 李林风;陈志强;王铮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林风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A61M5/3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5000 广东省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排气管 结构 安全 输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进排气管结构的安全输液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输液器在防止空气进入血管造成医疗事故和简捷稳定地实现输注前排气方面存在不足和风险。针对这些问题中国专利申请200810071550.7医用自动排气静脉输液器技术方案、200920277618.7一种自动排气输液器或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200910238574.1一种自动排气输液器均提出了解决方案,但上述三项专利申请具有类似的特征,都是在滴斗内安装一端伸入滴斗内腔中部,另一端覆盖安装排气不排液的空气过滤膜的排气组件,但都因为忽略了液体分子对排气管的吸附力引致的排气阻塞而未能真正实现所宣称的性能,未能实现所标榜的自动排气。
针对上述问题,另一项技术方案由中国专利申请201010290116.5基于起泡点压力原理的安全输液器制造方法从工艺上取得突破,提出了与上述三项技术方案相反的处理方案,将含有空气过滤膜的排气组件安装在排气管伸入滴斗内腔的末端,解决了排气管在使用过程中因为液体进入而引致排气管栓塞,导致自动排气失败的问题,在输液器应用实践、产品技术认识以及工艺处理上均是可行并具有先进性的,其处理排气和防止栓塞的原理是创新的,但仍然不够完善,主要表现在排气管的末端是一个规则完整的圆环面,在实际的输液环境中应用时,仍然存在末端粘挂液珠而导致排气管堵塞的现象,无法实现多次自动排气,尤其当输注的液体粘度较大时,此缺陷显得比较突出,这种缺陷导致一定比例的不确定性,而输液器不应存在此类不确定因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改进方案,提供一种能避免上述背景技术中涉及的缺陷,真正完善地实现自动排气性能、改进排气管结构的安全输液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改进排气管结构的安全输液器,包含瓶塞穿刺器、进气件、滴斗2、药液过滤介质、排气管14、管路和调节器,其中排气管14一端伸入滴斗2内腔中部,排气管14的通道覆盖着排气不排液的空气过滤介质141,所述空气过滤介质141安装在排气管14伸入滴斗2内腔部分的末端144开口位置或靠近排气管14伸入端的通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14的末端144的形状是一个开口的斜面,所述开口的斜面上设置一个飘出斜面外沿的支撑环145,所述空气过滤介质141安装在斜面上。
其中,所述一端伸入滴斗2内腔的排气管14是一个外壁密封的中空管,其内腔一端连通滴斗盖12的上盖面或侧壁并与外界贯通,
依本技术方案设置的排气管14,由于排气管14的末端144是一个开口的斜面,而空气过滤介质141覆盖安装在斜面上,所以该空气过滤介质141的状态也是倾斜放置的。当液体经瓶塞穿刺器进入滴斗2内腔后,则在滴斗2内腔底部累积,直至淹没空气过滤介质141的上沿后停止,液体开始进入滴斗2以下的管路,由于空气过滤介质141是透气不透液的,此过程液体不会穿越空气过滤介质141而进入排气管14的内腔,避免出现液体粘附排气管14的内腔而发生空气栓塞,所以可保持通畅。当输液器发生为及时更换液体,而逐步滴空滴斗时,滴斗2内的液面逐步下降,由于斜面形态的末端144与液体的接合面较小,液体在重力作用下无法粘挂在末端144和空气过滤介质141上,从而保持了空气过滤介质141的始终畅通,不会由于滴斗2内的液面下降时,液珠粘挂在排气管末端144造成堵塞,出现中国专利申请201010290116.5所述方案的缺陷,保证自动排气管14的自动排气性能始终如一地有效。
尽管所述空气过滤介质141是透气不透液的,但这是有条件的,而非绝对,因此本技术方案选定在 50KPa的压力下无液体渗漏的过滤介质作为空气过滤介质141,目的是确保本方案所述输液器在加压输液环境下工作,或在输液过程中护理人员非预期挤压滴斗2时,这些外来的压力不会引起空气过滤介质141所覆盖的排气管14内腔进入液体,引致栓塞从而导致排气性能失效。
本技术方案在所述开口的斜面上设置了一个飘出斜面外沿的支撑环145,该支撑环145飘出于斜面,用于工艺上辅助空气过滤介质141的安装。
其中,所述排气管14是一段或是由至少两段中空管连接而成,作为工艺上的优选,是一段或两段中空管连接而成,选用一段时,其连接端应为滴斗盖12的内侧,选用连段时,其连接点应为排气管14伸入滴斗2内腔部分的任意点,在本方案中均可达到同等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林风,未经李林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0222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管校准模
- 下一篇:一种30kw沼气发电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