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交直流通用手机充电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20203585.9 | 申请日: | 2011-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946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覃俊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覃俊华 |
主分类号: | H02J7/02 | 分类号: | H02J7/02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明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45106 | 代理人: | 张智生 |
地址: | 530100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流 通用 手机充电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电器,尤其是手机充电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人们拥有手机率日益增多。而手机充电器当前都是单一化,交流输入直流输出充电,或直流输入直流输出充电。目前市场上大多数是以交流输入居多,据市场调查交流输入充电器具的占有率为百分之九十。在直流输入直流输出充电方面,本申请人于2010年07月21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申请了名为摩托车、电动车12/24伏手机电池车载充电器,并获得了专利权,专利号为201020266049.9。该充电器是直流输入直流输出充电的,解决了在外出时利用车载电池充电的问题。外出或无市电(220伏交流家庭用电)时,手机就面临无电而中断通迅联系紧张局势的可能。而在日常生活中,交流、直流电源都时常在我们周边,人们的处境不同而需求也相对不同,为达到统一通用化。所以,单一化手机充电装置的问题极需解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交直流通用手机充电器,同时方便人们外出和在家中对手机的充电。
为达上述目的,经过研发,本实用新型在申请人上一专利的基础上,加入了交流电整流电路和充电指示电路;将原降压电路的电源引入线端设置在电路封闭的壳体的表面,通过插接件及其连线与直流输入电路连接,并在转换座上设置有充电指示装置。具体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交直流通用手机充电器,它包括手机电池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直流输出端与所述手机电池车载充电器直流输入端对应连接的交流整流电路;
设置在手机电池车载充电器转换座上的充电指示装置。
所述的手机电池车载充电器直流输入端设置在电路封闭的壳体的表面,并通过插接件及其连线与直流输入电路连接。
所述交流整流电路的电源输入端,通过可伸缩或折叠的收藏式插头与输入电源连接。
以上结构的交直流通用手机充电器,不论开车在外和家里都能通过交直流通用手机充电器对手机进行充电。而且,收藏式插头能减少充电器的占空体积,大大方便了收藏和携带,以及便于作车载安装,进而方便和丰富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收藏式插头F,变压器E,整流二极管D1、D2,整流电容C,整流电阻R,直流输入端A、B的引出插接件a、b端,限流电阻R1,发光二极管D3;其余的是专利号为201020266049.9的结构及标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知,标号1~26和A、B、D所表示的结构为申请人于2010年07月21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申请,名称为摩托车、电动车12/24伏手机电池车载充电器,专利号为201020266049.9的结构及标号。在本申请中,与该专利相关的结构和标号请参考其说明书和附图。在该专利的基础上,将原直流输入端A、B通过引线对应引至封闭的壳体26一侧上的引出插接件a、b端。同时,在二极管D的负极端和B端接入交流整流滤波电路,该交流整流滤波电路由收藏式插头F、变压器E、整流二极管D1和D2,以及整流电容C和整流电阻R组成。其中,收藏式插头F是现有技术产品,如在市面上有售的可伸缩或折叠的电源插头,或者结构原理与之相同的电源插头。这种插头的应用能减小充电器的占空体积,方便了收藏和携带,将之收藏后又可便于作车载安装,一举两得。收藏式插头F与市电的插座对应,引入市电电源。插头F的两端分别与变压器E的初级线圈两端连接,次级线圈的一端与整流电容C、整流电阻R和整流二极管D2的正极一端连接,另一端与整流电容C、整流电阻R另一端和整流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为了能识别手机是否处于充电状态和充电器是否能工作,在转换座11中的直流输出线13、20之间,接有由限流电阻R1和发光二极管D3串接构成的充电指示装置。当充电器处于工作状态和手机处于充电状态时,发光二极管D3亮。其中,发光二极管D3的透明发光关露出转换座11的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交流电从插头F输入,经由变压器E、整流二极管D1和D2,以及整流电容C和整流电阻R组成的交流整流滤波电路转换成直流电后,正极与原直流充电器的二极管D负极连接,负极与原负极端B连接,往后的电路工作原理与专利号为201020266049.9的相同。而且,在充电状态下,发光二极管D3亮。原摩托车、电动车12/24伏手机电池车载充电器的直流输入端A、B改置在电路封闭的壳体26的表面一侧上,引出插接件a、b端,并通过插接件及其连线与直流输入端A、B对应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覃俊华,未经覃俊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035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