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重除油吸油烟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03739.4 | 申请日: | 2011-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411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关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关建新 |
主分类号: | F24C15/20 | 分类号: | F24C1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振安创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5 | 代理人: | 姜林 |
地址: | 52830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重 吸油烟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庭厨房电器领域,具体是属于一种双重除油吸油烟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吸油烟机,根据安装方式和进风原理大致分为顶面进风式吸油烟和侧面进风式吸油烟机两种。顶面进风式吸油烟机的安装位置在灶台的顶部,进风口平行于灶台,并与墙体垂直,利用油烟气体自然上升原理,通过顶面进风方式吸除油烟。侧面进风吸油烟机的安装位置与墙体呈平行或近似平行,进风口在灶台的侧面,并靠近锅边,通过近距离方式从侧面强制性吸除油烟气体。两种类型的吸油烟机各有其优缺点:顶面进风式吸油烟机源白欧洲,适应于欧洲人食清淡、少油烟的烹饪习惯,以造型美观、简约时尚、超大功率为特点,利用油烟气体自然上升的原理,通过顶面进风方式吸除油烟。这对欧洲人而言则完全可以满足其烹饪需求。但缺点是:进风口离锅面较远(与锅面距离通常为70cm);按中国人的旺油猛火、爆炒的烹饪习惯,大量油烟气体在上升的过程中,因扩散作用会使部分油烟向左右两侧或外侧方向逃逸,因此,顶面进风式吸油烟机仅解决了向上方向流动的油烟,而对向两侧或外侧方向扩散逃逸的油烟便束手无策了。因此中国专利号02239187.8的一种吸油烟,在吸油烟的顶部和侧面设有一吸油烟机的风轮,因此其具有更好的吸油烟效果,但是由于油烟机内的油气分离仅利用风轮的高速转动将油烟甩离出风轮外,附着于风轮壳上。因此油烟机排出的气体中仍然存在着大量油滴,导致油烟机出风口非常肮脏且污物空气。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吸烟能力强,油气分离效果好的双重除油吸油烟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用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双重除油吸油烟机,包括油烟机本体和设置于本体内的吸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风轮有两组,一组为设于油烟机本体侧部的第一吸风轮,第一吸风轮设有第一进风口,另一组设置于油烟机本体顶部机仓内的第二吸风轮,顶部设有第二进风口,第一吸风轮的出风口和第二进风口通过第一、二风道连接于第二吸风轮的进风口。
所述的两组吸风轮中,每组吸风轮由至少一个吸风轮组成。
所述第二吸风轮的排风量比第一吸风轮的排风量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吸烟能力强,油气分离效果好,噪音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一种双重除油吸油烟机,包括油烟机本体3和设置于本体内的吸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风轮有两组,一组为设于油烟机本体3侧部的第一吸风轮4,第一吸风轮4设有第一进风口2,另一组设置于油烟机本体3顶部机仓9内的第二吸风轮6,顶部设有第二进风口1,第一吸风轮4的出风口和第二进风口1通过第一、二风道8、7连接于第二吸风轮6的进风口。
所述的两组吸风轮中,每组吸风轮由至少一个吸风轮组成。
所述第二吸风轮6的排风量比第一吸风轮4的排风量大。
工作原理:开启本油烟机电源,油烟机本体3内的两组吸风轮同时工作吸出油烟。设于设于油烟机本体3侧部的第一吸风轮4靠近锅边,首先吸除大多数的油烟,油烟机经过第一吸风轮4的第一次甩离除油后,油烟中的大部份油脂已经被甩离。然后烟气经过第一风道8连接于第二吸风轮6的进风口,油烟经过第二组吸风轮6第二次甩离除油,油烟中的油脂已经被基本分离,因此本油烟机中经过过烟道5排出的油烟中,油脂含量非常低。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第二组吸风轮6在吸取第一组吸风轮4排出的油烟同时,还通过第二风道7从第二进风口1处吸除往上逃逸的油烟,然后进行甩离除油,本实用新型有两处吸烟口,使得油烟机吸除油烟率更高。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经过多次试验研究本申请人发现:当所述第二组吸风轮6的排风量比第一组吸风轮4的排风量大的时候,在不影响吸烟效果的同时,还能降低油烟机工作过程中的噪声。具有结构简单,吸烟能力强,油气分离效果好,噪音低,节能环保等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关建新,未经关建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037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电厂循环水余热回收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电磁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