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角度可调式驾驶室双扭杆翻转系统总成无效
申请号: | 201120204152.5 | 申请日: | 2011-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156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陈超;宋景良;张晶峰;王莉;李星;李炎;沈颖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3/067 | 分类号: | B62D33/067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樊戎 |
地址: | 430057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角度 调式 驾驶室 双扭杆 翻转 系统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商用车驾驶室翻转系统总成,具体地说涉及角度可调式驾驶室双扭杆翻转系统总成。
背景技术
现有商用车驾驶室双扭杆翻转系统总成包括左悬置支架和右悬置支架、左翻转力臂和右翻转力臂、上扭杆和下扭杆、左翻转支架和右翻转支架。由于其自身结构限制了扭杆的扭转角度,而扭杆的刚度则会随着生产一致性和时间耐久而发生一定的变化,从而引起两根扭杆的扭转力不一致,造成驾驶室歪斜或驾驶室翻转时翻转力会过大或者过小,进而造成驾驶室翻转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角度可调式驾驶室双扭杆翻转系统总成。
本实用新型包括左悬置支架和右悬置支架、左翻转力臂和右翻转力臂、上扭杆和下扭杆、左翻转支架和右翻转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带有左内螺纹孔和右内螺纹孔的左扭杆力臂和右扭杆力臂及分别位于所述左内螺纹孔和右内螺纹孔内的左调整螺栓和右调整螺栓,所述左扭杆力臂和右扭杆力臂分别与左翻转力臂和右翻转力臂同轴,所述左调整螺栓和右调整螺栓的前端分别抵住左翻转力臂和右翻转力臂的一侧。
所述左扭杆力臂和右扭杆力臂的一端分别设有左轴套和右轴套,所述左轴套和右轴套分别套在下扭杆和上扭杆相对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左调整螺栓和/或右调整螺栓推动左翻转力臂和/或右翻转力臂旋转,进而调整左翻转力臂和/或右翻转力臂与左扭杆力臂和/或右扭杆力臂之间的夹角,即通过左翻转力臂和/或右翻转力臂的旋转可调整上扭杆和/或下扭杆的扭转角度,最终达到调整扭转力的目的,保证了驾驶室翻转力与理论设计值保持一致,使驾驶室灵活自如的翻转。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配示意图。
图3为左翻转力臂与左扭杆力臂初始状态示意图。
图4为左翻转力臂与左扭杆力臂角度调整状态示意图。
图中:1-左悬置支架、2-右悬置支架、3-左翻转力臂、4-右翻转力臂、5-上扭杆、6-下扭杆、7-左翻转支架、8-右翻转支架、9-左扭杆力臂(91-左内螺纹孔、92-左轴套)、10-右扭杆力臂(101-右内螺纹孔、102-右轴套)、11-左调整螺栓、12-右调整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包括左悬置支架1和右悬置支架2、左翻转力臂3和右翻转力臂4、上扭杆5和下扭杆6、左翻转支架7和右翻转支架8,以及分别带有左内螺纹孔91和右内螺纹孔101的左扭杆力臂9和右扭杆力臂10及分别位于所述左内螺纹孔91和右内螺纹孔101内的左调整螺栓11和右调整螺栓12,所述左扭杆力臂9和右扭杆力臂10的一端分别设有左轴套92和右轴套102,所述左轴套92和右轴套102分别套在下扭杆6和上扭杆5相对的一端(即分别与左翻转力臂3和右翻转力臂4同轴),所述左调整螺栓11和右调整螺栓12的前端分别抵住左翻转力臂3和右翻转力臂4的一侧即成为本实用新型。
当上扭杆5与下扭杆6的力度不均匀或翻转力偏大或偏小时,通过旋转左调整螺栓11和/或右调整螺栓12,推动左翻转力臂3和/或右翻转力臂4旋转一定角度至驾驶室翻转力与设计理论值基本相同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041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张力可调节的螺旋扭力弹簧的铰接装置
- 下一篇:合成石英玻璃基板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