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薄液晶显示模组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120204459.5 | 申请日: | 2011-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200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杜晓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市宝龙达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 | 分类号: | G02F1/13;H05K7/1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隆天联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32 | 代理人: | 朱思全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火***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薄 液晶显示 模组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超薄液晶显示模组结构。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屏(LCD)现已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如手机、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及MP4等,液晶显示模组为其中的关键零组件。现在市场上的中小尺寸液晶显示模组的结构如图1所示,从上往下依次包括上偏光片1,LCD2,下偏光片3,并且上下两偏光片紧贴LCD2,然后是黑白双面胶4,上增光膜5,下增光膜6,下扩散膜7,导光板8,硬性塑胶框9,反射片10,以及L型铁框11,主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柔性电路板)12,背光FPC13。模组最外层的铁框11结构为L形折边,LCD2四周用硬性塑胶框9保护。当液晶显示模组的厚度非常薄的时候,L形铁框11的铁框的强度也会越来越弱,对LCD2的保护也会越来越差,电子设备使用这种结构的液晶显示模组后,进行软压实验,会因为液晶显示模组强度不够好,而出现破屏的现象;同时因为液晶显示模组的厚度非常薄,液晶显示模组里面的LCD2也会非常薄,目前在LCD2四周是硬性的塑胶框9,电子设备使用这种结构的液晶显示屏后,进行跌落实验时,LCD2就很容易出现破裂的现象。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结构进行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液晶显示模组结构,能缓冲和减少外力对电子设备的冲击,能更好地保护液晶显示屏,从而能更好地保护到该电子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超薄液晶显示模组结构,包括上、下偏光片、LCD,上下两偏光片紧贴LCD后,与导光板、反射片贴合为一体,软性保护框设于LCD的四周,U型折边铁框紧密地包围在一体化模组外围。
所述软性保护框的材料为软性缓冲材料。
所述U型折边铁框由相对的纵向U形折边,横向的U形折边,铁框竖直边、铁框底边折弯围成。
所述超薄液晶显示模组结构还包括位于LCD与反射片之间的上增光膜、下增光膜及下扩散膜。
所述超薄液晶显示模组结构还包括至少两个柔性电路板,其中一个柔性电路板与LCD电性连接,另一个柔性电路板连接背光模组。
本实用新型通过U形铁框结构增加液晶显示模组最外层的强度,同时LCD四周的软性保护框,对运动中的LCD有良好的缓冲作用,可以保证超薄液晶显示模组在进行软压实验及跌落实验时不会出现LCD模组破裂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液晶显示模组结构。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液晶显示模组结构。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U型折边铁框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说明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液晶显示模组结构。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薄液晶显示模组结构,从上往下包括上偏光片1,LCD2,下偏光片3,并且上下两偏光片1、3紧贴LCD2,然后与黑白双面胶4,上增光膜5,下增光膜6,下扩散膜7,导光板8,反射片10贴合为一体,软性保护框14设于LCD2的四周,U型折边铁框15紧密地包围在一体化模组外围,对液晶显示模组起固定和保护作用,FPC12与LCD2电性连接,背光FPC13连接背光模组。软性保护框14选用软性硅胶、气垫薄膜、泡沫塑料、合成树脂等软性缓冲材料。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中U型折边铁框15,由相对的纵向U形折边151、153,横向的U形折边152、154,铁框竖直边155、铁框底边156折弯围成。此种U型的折边铁框可以有效地起到加大强度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通过U形铁框结构增加液晶显示模组最外层的强度,同时LCD四周的软性保护框,对运动中的LCD有良好的缓冲作用,可以保证超薄液晶显示模组在进行软压实验及跌落实验时不会出现LCD模组破裂的现象。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以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市宝龙达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市宝龙达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044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