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马达的改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04729.2 | 申请日: | 2011-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947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张乃辛 | 申请(专利权)人: | 兴益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新雅部品企业社 |
主分类号: | H02K5/00 | 分类号: | H02K5/00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吉利专利事务所 22206 | 代理人: | 张绍严;王大珠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马达 改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电类,特别涉及一种马达的改良结构,尤指一种得以单独更换取付板本体,亦有效降低成本,且适用于多款机种而达到减少库存优势的马达的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取付板的运用行之有年,大多皆设置于马达一端处,以有效的将马达与其它硬件设备相互锁固,而一般市面上的取付板主要功能是在于将马达锁固于另一硬件设备上,以稳固马达,然而,其取付板与马达的连接关大多直接焊接于马达一端处,再藉由取付板与硬件设备相锁固,此一构件虽可将马达与硬件设备有效固持,但当马达损坏时,即必须连同取付板一并丢弃更换,非常的浪费资源。如何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马达的改良结构,通过取付板本体上的固定部与穿孔的设计,使取付板本体无须使用焊接方式与马达结合,只须利用穿孔将取付板固定件锁固上即可将取付板本体结合于马达上,日后若马达损坏时,可将取付板本体取下单独更换马达即可,具有环保、降低成本的进步性。
取付板本体由两侧向外延伸形成的对接部,而对接部上形成有对接孔,且对接部的型态可依客户需求或依不同款式的马达做出不同型态的对接部,使本实用新型的取付板本体得以运用于多种不同型式的马达,让使用者得以自行更换适合马达型态的取付板本体,亦具减少库存、弹性运用的进步性。
其主要结构包括一得以与马达相固接的取付板本体,其取付板本体上形成有与马达上的马达固定件位置相对应的固定部,而于该固定部相异位置处形成有复数个位置相对应的穿孔,该穿孔供穿设一取付板固定件,且取付板本体于邻近固定部处的侧边向外延伸有对接部,其对接部上形成有对接孔,藉此,当欲将取付板本体与马达一端结合时,首先将取付板本体上的固定部对应到马达固定件锁固的位置处,而后再将取付板固定件穿设穿孔而与马达的后托相互固接,藉此即完成取付板本体与马达相固定的动作,之后再利用对接部上的对接孔与外部硬件设备相互固定,即可将马达稳固于外部硬件设备上;解决原有取付板所存在的取付板与马达的连接关系是直接焊接于马达一端处,再藉由取付板本体与硬件设备相锁固,此一构件虽可将马达与硬件设备有效固持,但当马达损坏时,即必须连同取付板一并丢弃更换,非常浪费资源的问题,具有环保、降低成本的进步性的实用进步性。
本实用新型具体包括:主要由一取付板本体与一马达相互结合所构成,且该马达于取付板本体结合的端处设有复数个马达固定件,该取付板本体上形成有与该马达固定件位置相对应的固定部,且取付板本体于该固定部不同位置处形成有复数个位置相对应的穿孔;
其中该取付板本体分别由两侧向外延伸形成一对接部,该对接部上形成有对接孔;
其中该对接孔与一外部设备相互固接;
其中该对接部分别进一步于邻近固定部处向外延伸;
其中该固定部为孔洞或凹槽;
其中该穿孔供一取付板固定件穿设。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一、通过取付板本体上的固定部与穿孔的设计,使取付板本体无须使用焊接方式与马达结合,只须利用取付板固定件穿设该穿孔而与马达的后托相锁固即可将取付板本体结合于马达上,日后若马达损坏时,可将取付板本体取下单独更换马达即可,达到了环保、降低成本的目的。
二、取付板本体由两侧向外延伸形成的对接部,而对接部上形成有对接孔,且对接部的型态可依客户需求或依不同款式的马达做出不同型态的对接部,使本实用新型的取付板本体得以运用于多种不同型式的马达,让使用者得以自行更换适合马达型态的取付板本体,亦具减少库存、弹性运用的进步性。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取付板本体的俯视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取付板本体结合马达的实施示意图。
图3 为本实用新型取付板本体结合马达的动作示意图一。
图4 为本实用新型取付板本体结合马达的动作示意图二。
图5 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
图6 为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兴益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新雅部品企业社,未经兴益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新雅部品企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047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