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婴儿拖车的前轮底座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04874.0 | 申请日: | 2011-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384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08 |
发明(设计)人: | 刘哲纲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哲纲 |
主分类号: | B62B7/00 | 分类号: | B62B7/00;B62K2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邓琪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婴儿 拖车 前轮 底座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婴儿拖车的前轮底座结构,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构件少,只需座体、控制件与弹簧即可方便快速地组装于婴儿拖车底架的前轮底座。
背景技术
婴儿拖车4如图1所示设有两个后轮41,使用时主要利用其前侧的拖车杆与自行车连接,从而令使用者骑乘自行车时该婴儿拖车可随着自行车在路面上行驶,然而为了增进婴儿拖车的使用功能,制造者会在婴儿拖车4的拖车杆42上加装前轮底座43,或者在婴儿拖车4的底架44左、右两侧的侧杆441前侧各加装一或一以上的前轮底座(图未示),或者在底架44的前杆442中间枢设一前轮底座(图未示),然后利用该前轮底座组装枢设前轮451的前轮架45,从而兼具婴儿车的使用功能,然而据了解,现有婴儿拖车的前轮架45欲装入或拆离前轮底座43时必须利用手动工具操作,相当繁琐,因此有些制造者提供了另一种前轮底座3(如图2~图5所示),其由一第一座体31、一第二座体32、弹簧固定座33、弹簧34与控制件35所组成,并通过六支锁固组件36与婴儿拖车(图未示)底架的侧杆连接固定,据了解这种现有婴儿拖车的前轮底座存在如下缺点:
首先,组装时需将弹簧固定座33的支柱330分别套入弹簧34,然后利用弹簧固定座33的贯穿槽331(参考图2)下方对准套入第二座体32的定位块321,然后必须先一手抓住弹簧固定座33令其略向外且向上倾斜一角度,再将控制件35的两抵靠面351对准抵住两弹簧34的外侧341并向内施压,令控制件35的止挡片352下端越过第二座体32的定位片322之后才能向下套合定位(另参考图4),而前述组装动作过程中若控制件35的两抵靠面351施压于弹簧34时力道太猛容易导致弹簧34跳脱而需重新组装操作,若组装动作顺利则再利用该第二座体32的定位槽320与婴儿拖车4的底架44的侧杆441前侧下方套合,最后再另外利用第一座体31的定位槽310套入婴儿拖车4底架44的侧杆441前侧下方,并将第一座体31与第二座体32上、下完全对齐之后才可再利用六支锁固组件36将第一座体31、婴儿拖车4底架44的侧杆441与第二座体32锁固连接,因此前述组装作业具有组装对准操作繁琐而浪费较多人力与工时的缺点。
其次,第一座体31、第二座体32、弹簧固定座33与控制件35的结构复杂,而且需要分别利用四副模具来进行制造生产,无形中增加了制造成本以及构件的存储与管理成本。
再次,第一座体31与第二座体32的体积大,占用了较大的包装、存储与运输空间。
鉴于前述现有婴儿拖车的前轮底座的缺点,开发出本实用新型的婴儿拖车的前轮底座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婴儿拖车的前轮底座结构,其构件少、组装容易,具有组装操作方便容易可相对节省人力与工时的优点;且只需两副模具制造主要构件,具有大幅降低模具制造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的优点;其体积小、不占空间,相对可减少包装、存储与运输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哲纲,未经刘哲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048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引擎盖罩
- 下一篇:一种电动汽车高压互锁线路的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