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异型止回阀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06112.4 | 申请日: | 2011-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002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彦龙;胡挺;孙新江;杨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4/08 | 分类号: | E21B34/08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 65105 | 代理人: | 汤建武;周星莹 |
地址: | 834000 新疆维***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异型 止回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欠平衡井井下内防喷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异型止回阀。
背景技术
在实施欠平衡钻井作业时,在钻具上须安装井下内防喷工具,防止接单根或起下钻作业过程中钻柱内流体回流或涌出钻台面,增大了井口作业的风险性,甚至可能引发井喷失控事故;目前常用两种井下内防喷工具为箭形单流阀和活门式浮阀,箭形单流阀的该阀件可用于纯气相流体、纯液相流体及气液混相流体欠平衡钻井中,具有较好的单向密封效果,但其密封机构利用阀芯和阀体之间的金属光面密封,对接触面的光洁度要求较高,加工费用高,成本大;由于钻井过程中钻井流体直接冲刷密封面,密封面容易磨蚀形成蚯蚓洞,导致密封失效,阀件失去单向止回功能;活门式浮阀的该阀件单向密封效果较箭形单流阀更可靠,密封效果更好,广泛应用于欠平衡钻井作业中近钻头处,同时起到双母转换接头和单向止回阀的作用;但该阀件的阀芯与阀座用圆柱螺旋扭转弹簧连接,在使用液相比例较大的钻井流体欠平衡钻井作业中容易出现阀瓣掉落事故,因此其在该类欠平衡钻井作业中应用风险较大,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异型止回阀,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箭形单流阀的成本高和易损坏;活门式浮阀通用性差和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异型止回阀,包括筒体、阀座、压缩弹簧、驱动块、导流锁紧接头和阀芯;阀座呈筒状,在筒体的下部内侧固定有筒体内凸台,阀座的下端外侧固定有阀座外凸台;阀座外凸台固定安装在筒体内凸台上;在阀座、阀座外凸台和筒体之间形成环形的空腔,在空腔内安装有压缩弹簧并套装在阀座上;在阀座的上方有至少两个能上下移动的驱动块,驱动块的下端在空腔内并与压缩弹簧的上部相接触;驱动块的内侧呈上宽下窄的锥形,在每个驱动块的内壁上分别有自上至下的驱动块燕尾槽,驱动块上方的筒体上固定连接有导流锁紧接头,导流锁紧接头的内部有过流通道,导流锁紧接头的下部外侧呈上宽下窄的锥形并与驱动块的内侧相配合;与驱动块燕尾槽相对应的导流锁紧接头的下端有径向的接头燕尾槽,在阀座的下部内安装有至少两个能将过流通道密封并能径向移动的阀芯,与接头燕尾槽和驱动块燕尾槽对应的阀芯的上端和外侧分别呈燕尾状,阀芯的上端和外侧分别安装在接头燕尾槽和驱动块燕尾槽内;在阀芯的中心有呈上宽下窄的阀芯凹槽。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阀座的上方可有三个能上下移动的驱动块,在驱动块的内壁上分别有三个圆周均布的驱动块燕尾槽,与驱动块燕尾槽相对应的导流锁紧接头的下端有三个径向的接头燕尾槽,在阀座的下部内安装有三个阀芯。
上述阀座外凸台的外侧可有螺纹,阀座外凸台与筒体通过螺纹固定连接在一起。
上述导流锁紧接头的内侧上部可呈上宽下窄的弧形。
上述导流锁紧接头的上部外侧可有螺纹,导流锁紧接头与筒体通过螺纹固定连接在一起。
上述筒体内部的上侧和下侧可分别有螺纹。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通过钻井流体的冲刷使阀芯自动展开,同时通过压缩弹簧使阀芯自动关闭;可以在液态或气体流体等各种情况下适用,因此不仅降低了成本,通用性得到了提高,还降低了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在阀芯关闭时的主视半剖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阀芯打开时的主视半剖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附图3的B-B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筒体,2为筒体内凸台,3为阀座,4为阀座外凸台,5为导流孔,6为空腔,7为压缩弹簧,8为驱动块,9为驱动块燕尾槽,10为导流锁紧接头,11为过流通道,12为接头燕尾槽,13为阀芯,14阀芯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061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安全冗余发火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控驱动机构及电控中空玻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