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拆装轴套组件的拆装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06982.1 | 申请日: | 2011-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234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张红霞;易伟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02 | 分类号: | B25B2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 |
地址: | 41001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拆装 轴套 组件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拆装工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拆装轴套组件的拆装工具。
背景技术
被拆装轴套组件的结构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定位支座1的定位板10上设有定位孔11,轴套组件安装在定位孔11中。该被拆装轴套组件包括:轴套30和锁环50。其中,轴套30穿设在定位孔11中,轴套30的第一端具有凸台31,轴套30的内孔的两端均具有内止口33a和内止口33b;锁环50与轴套30为螺纹配合连接。另外,被拆装轴套组件的轴套30上沿周向均匀设有多个径向第一安装孔311,锁环50上沿周向均匀设有多个径向第二安装孔51。
在对上述被拆装轴套组件进行拆装时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进行:
安装过程如下:
第一步,将轴套30插入至定位孔11中。第二步,利用活动扳手或固定扳手作用于锁环50和轴套30的外侧将轴套30和锁环50拧紧。
拆卸过程如下:
第一步,利用活动扳手或固定扳手作用于锁环50和轴套30的外侧将轴套30和锁环50松开,使它们分离。第二步,将轴套30从定位孔11中取出。
当锁环50和轴套30的尺寸较大时,用这种方法则操作不方便、从而导致拆装效率低。另外,当轴套和定位过渡配合时,需要利用锤子或其他工具直接作用于轴套30的端面,这样容易磨损轴套30的外侧配合面和定位端面,从而影响定位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用于拆装轴套组件的拆装工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拆装操作不方便从而导致拆装效率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拆装轴套组件的拆装工具,轴套组件包括:轴套和与轴套连接的锁环,轴套的第一端具有凸台,用于拆装轴套组件的拆装工具包括:第一拆卸棒,其第一端与凸台上的径向第一安装孔相适配;第二拆卸棒,其第一端与锁环的径向第二安装孔相适配。
进一步地,第一拆卸棒和第二拆卸棒结构相同。
进一步地,第一拆卸棒的第二端具有第一握持部,第一握持部呈圆柱形;第二拆卸棒的第二端具有第二握持部,第二握持部呈圆柱形。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拆装工具还包括:传力垫板,中心处具有定位孔,传力垫板与轴套的内孔两端的内止口相适配;锤击传力棒,其第一端具有与传力垫板的定位孔相适配的定位凸头。
进一步地,传力垫板的定位孔为圆孔,锤击传力棒的定位凸头为圆柱形。
进一步地,锤击传力棒还包括:环形凸缘,设置在靠近锤击传力棒的凸头处。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拆装工具还包括:传力件,传力件呈棒状,并且传力件的一端具有沿径向向外延伸的环形凸缘,环形凸缘与轴套的内孔两端的内止口相适配。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用于拆装轴套组件的拆装工具包括:第一拆卸棒和第二拆卸棒。在使用该拆装工具进行轴套组件的安装时,第一步为将轴套30插入至定位孔11中,第二步为利用第一拆卸棒、第二拆卸棒作用于轴套30和锁环50上,使它们锁紧。具体地,将第一拆卸棒的第一端和第二拆卸棒的第一端分别插入至轴套的凸台的径向第一安装孔和锁环的径向第二安装孔中,操作者两只手分别握住第一拆卸棒的第二端和第二拆卸棒的第二端,朝向垂直于第一拆卸棒和第二拆卸棒并且相反的方向施力。这样,能快速轻松地将锁环与轴套拧紧并且操作方便从而提高了安装效率。拆装工具进行轴套组件的拆卸过程为安装过程的逆过程。相应的,第一拆卸棒、第二拆卸棒同时便于轴套和锁环的松开。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被拆装轴套组件的剖视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拆装轴套组件的拆装工具的实施例与被拆装轴套组件配合进行安装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中被拆装轴套组件的锁环的A-A向剖面的示意图;以及
图4示出了图2中的拆装工具与被拆装轴套组件配合进行拆卸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沙中联重工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069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管模打点机齿条传动装置
- 下一篇:法兰与弯管组装用定位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