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栅固定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07489.1 | 申请日: | 2011-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103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苏广磊;李成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7/00 | 分类号: | G02B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何朝旭;蔡晶晶 |
地址: | 21003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栅 固定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栅固定支架,尤其涉及带反光板的光栅固定支架。
背景技术
反光板反射式光栅开关把发光器和收光器装入同一个装置内,在它的前方装一块反光板,利用反射原理完成光电控制作用的称为反光板反射式(或反射镜反射式)光栅开关。正常情况下,发光器发出的光被反光板反射回来被收光器收到;一旦光路被检测物挡住,收光器收不到光时,光栅开关就动作,输出一个开关控制信号。
反光板反射式光栅开关一般由两颗螺丝固定在支架的一面上,支架另一端也由两颗螺丝固定在设备的基础上,而反光板则固定在较远的地方。在运行的生产线检测被测物时,由于运行设备的机构不断动作产生震动而经常造成光栅开关固定螺丝松动,光栅开关的光束将偏离反光板,光栅开关输出信号造成生产线运行停止。在光栅光束进行恢复与反光板对中时,尤其是在光束穿过狭小窄缝与反光板对中时,由于光栅开关的固定孔受到原有孔径限制,很难快速完成对中,影响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提出一种光栅固定支架,实现光栅开关的光束与反光板的快速对中,减少了影响生产的时间,且调节方便灵活。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光栅固定支架,包括固定连接为一体的底座和光栅固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栅固定板开设有用以固定光栅开关的第一螺孔、第一腰型孔,所述第一腰型孔的中心线呈圆弧状,其半径和用于固定光栅开关的两个螺栓的中心间距相等,所述第一螺孔的中心位于第一腰型孔的中心线所构成圆弧的圆心处。
进一步的,本光栅固定支架中,所述光栅固定板开设有用以固定本支架的第二螺孔、第二腰型孔,所述第二腰型孔的中心线呈圆弧状,其半径和用于固定本支架的两个螺栓的中心间距相等,所述第二螺孔的中心位于第二腰型孔的中心线所构成圆弧的圆心处。
进一步的,本光栅固定支架中,第一腰型孔中心线的弧度为90°-120°。
更进一步的,本光栅固定支架中,第二腰型孔中心线的弧度为90°-120°。
再进一步的,本光栅固定支架中,所述第一螺孔位于第一腰型孔的正上方。
光栅开关本体上的两个固定孔,一个孔固定在第一螺孔内,另一个孔则固定在第一腰型孔内,这样光栅开关以第一螺孔为中心在垂直平面上可实现120度的角度范围内调节;底座同样也采用这种形式,使底座以第二螺孔为中心在水平面上可实现120度的角度范围内调节,避免两个固定孔受到原有孔径限制,快速完成光束对中,不影响生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光栅固定支架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光栅固定支架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光栅固定支架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的一种光栅固定支架,如图1-3所示,包括固定连接为一体的底座1和光栅固定板2,光栅固定板2开设有用以固定光栅开关的第一螺孔3、第一腰型孔4,第一腰型孔4的中心线呈圆弧状,其半径和用于固定光栅开关的两个螺栓的中心间距相等,第一螺孔3的中心位于第一腰型孔4的中心线所构成圆弧的圆心处。第一螺孔3位于第一腰型孔4的正上方,第一腰型孔4中心线的弧度为120°。
为了便于调整底座,光栅固定板3开设有用以固定本支架的第二螺孔5、第二腰型孔6,第二腰型孔6的中心线呈圆弧状,其半径和用于固定本支架的两个螺栓的中心间距相等,第二螺孔5的中心位于第二腰型孔6的中心线所构成圆弧的圆心处。第二腰型6孔中心线的弧度为120°。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074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