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石板材加工废水的处理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20207777.7 | 申请日: | 2011-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991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杜丕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丕斌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235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板材 加工 废水 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石板材加工废水的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石板材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石材粉,石材粉混合在切割水中形成灰白色的泥水。由于现有技术中缺乏合适的石板材加工废水处理系统,因此,石板材加工企业一般都是直接将废水直接排入江河中。这种污水处理方式不仅消耗大量水资源,同时污水排放会对水体产生严重污染。尽管这种石材粉末及污泥是一种物理变化物质,但排放到河流后,沉淀时间扱长,并且经沉淀后会严密封堵水底,最终造成水体严重金属污染的。如溪河的混浊,河床的提高,而且会进一步威胁饮用水的安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对石板材加工废水进行高效、自动净化,让石板材生产废水可以循环利用的处理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石板材加工废水的处理系统包括容纳石板材加工废水的废水集水池、容纳杂质的集泥池、容纳处理后水的清水池、初级絮凝剂加药系统、综合絮凝剂加药系统、预沉器和多介质净水器,废水集水池中的废水由潜水泵通过管道泵出,废水集水池之后依序以管道连通初级絮凝剂加药系统、综合絮凝剂加药系统和预沉器,预沉器的杂质出口由管道连通集泥池,预沉器的处理水出口连通多介质净水器,多介质净水器的清水出口连通清水池。
本实用新型的多介质净水器还设有反冲洗环路,反冲洗环路的冲洗液入口连通设置于清水池中的增压泵,反冲洗环路的废水出口连通废水集水池。
所述的初级絮凝剂加药系统可以选用德国普罗名特加药系统,其根据水质,加入初级絮凝剂,提高预沉器处理效率,保证处理水质量。所述的综合絮凝剂加药系统也可以选用德国普罗名特加药系统,其根据水质,加入综合絮凝剂,进一步提高预沉器处理效率,保证处理水质量。
所述的预沉器主要由动向旋流、整流、旋转多面球沉淀及沉泥区等组成。适用于含砂量高,容量小的小型给水工程;能够对含有一般悬浮杂质的高浊度的工业废水等进行预沉淀或一次性处理,具有体积小,占地少,造价低、管理方便等特点。当投加了絮凝剂的水进入预沉器旋流沉淀区时,由于被处理水是由切线方向进入预沉装置的,就使被处理水与絮凝剂在旋流区产生螺旋状旋转。在重力作用下,水中的泥沙、悬浮物及矾花下沉,并绝大部份汇集于预沉中心而被去除。经过旋流沉淀的水再经过整流后,进入旋转多面球区进一步沉淀后,就得到浊度≤5000mg/L的预沉水
所述的多介质净水器能够滤除水中胶质体、锈斑、浊度、重金属有机物等杂质,进一步净化水质。预沉器与多介质净水器配合使用可将40000-50000mg/L特高浊度水处理至3mg/L的清水。
所述的潜水泵和增压泵可以选用“巨泉”品牌250QJ100-18/1型号,电机功率7.5KW,流量100-110T/h的潜水泵,潜水泵用于增加水压,以利处理水过程的正常运行。增压泵用于对净水器进行反冲洗时供水。
本实用新型的石板材加工废水的处理系统还包括一个控制箱,控制箱包括预沉器排污控制芯片和多介质净水器反冲洗控制芯片,控制箱分别与预沉器和多介质净水器连接。控制箱外有电动阀作为执行器。控制箱的预沉器排污控制芯片可以采取两种工作方式,一种方式为感应器方式,当预沉器沉降污泥达到一定量,被感应到时感应器给开关信号,电动阀开启排出污泥;另一种方式为定时方式,预沉器工作五十九分钟,排污泥一分钟,污泥排至集泥槽,关闭电动阀并进入工作状态。控制箱的和多介质净水器反冲洗控制芯片控制多介质净水器的反冲洗过程,当多介质净水器工作压力超过3kg/cm2时,感应器发出开关信号,过滤器反冲洗阀开启,同时清水池的水泵启动,反方向冲洗过滤器一分钟,冲洗水流入集水池。
采用以上设计,本实用新型石板材加工废水的处理系统结构合理,处理量大,可以达到100-110吨/小时,处理效率高,可将40000-50000mg/L特高浊度水处理至3mg/L的清水。使得石板材加工废水污水排放量减少,循环利用率提高,有效地节约了资源,保护了环境。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石板材加工废水的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丕斌,未经杜丕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0777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膜生物反应器实现短程硝化的装置
- 下一篇:垂直式四氯化硅电加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