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动螺旋千斤顶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08535.X | 申请日: | 2011-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162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发明(设计)人: | 常永铎;罗军;谢涛;王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3/16 | 分类号: | B66F3/16;B66F3/24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 65105 | 代理人: | 汤建武;周星莹 |
地址: | 8382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动 螺旋 千斤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螺旋千斤顶技术领域,是一种气动螺旋千斤顶。
背景技术
常用的手动螺旋千斤顶,一般采用手动旋转棘轮摇把套筒和换向扳扭来使螺旋千斤顶升高,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工作效率低;同时由于手动用力不当,棘轮摇把套筒和换向扳扭经常损坏,导致千斤顶无法正常使用,降低了千斤顶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动螺旋千斤顶,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手动螺旋千斤顶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和棘轮摇把套筒和换向扳扭经常损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气动螺旋千斤顶,包括螺旋千斤顶本体、气动扳手和套筒;在螺旋千斤顶本体内安装有大伞形齿轮、小伞形齿轮和举重螺杆;在螺旋千斤顶本体上通过轴承安装有摇把轴,小伞形齿轮固定安装在摇把轴的左端,摇把轴的右端与套筒的左端固定安装在一起,套筒的右端与气动扳手的左端固定安装在一起。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摇把轴的右端呈六边形,套筒的左端呈六边形,摇把轴的右端插装在套筒的左端内。
上述气动扳手的左端呈四方形,套筒的右端呈四方形,气动扳手的左端插装在套筒的右端内。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通过气动扳手带动摇把轴转动,从而使举重螺杆运动,因此提高了工作效率。由于去除了手摇螺旋千斤顶最容易损坏的棘轮摇把套筒和换向扳扭,因此延长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中螺旋千斤顶本体和摇把轴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螺旋千斤顶本体,2为气动扳手,3为套筒,4为摇把轴。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2所示,该气动螺旋千斤顶包括螺旋千斤顶本体1、气动扳手2和套筒3;在螺旋千斤顶本体1内安装有大伞形齿轮、小伞形齿轮和举重螺杆;在螺旋千斤顶本体1上通过轴承安装有摇把轴4,小伞形齿轮固定安装在摇把轴4的左端,摇把轴4的右端与套筒3的左端固定安装在一起,套筒3的右端与气动扳手2的左端固定安装在一起。气动螺旋千斤顶本体1内的大伞形齿轮、小伞形齿轮和举重螺杆均为现有公知的技术设备。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气动螺旋千斤顶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如附图1、2所示,摇把轴4的右端呈六边形,套筒3的左端呈六边形,摇把轴4的右端插装在套筒3的左端内。这样的连接形式既可以传递转矩又方便拆装。
如附图1、2所示,气动扳手2的左端呈四方形,套筒3的右端呈四方形,气动扳手2的左端插装在套筒3的右端内。这样的连接形式既可以传递转矩又方便拆装。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使用过程:工作时,将气动扳手2接通气路,由气动扳手2通过套筒3驱动摇把轴4旋转,使螺旋千斤顶举重螺杆运动,正转举重螺杆伸出,反转举重螺杆收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085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