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剖分V型圈的聚酯终缩聚反应器轴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09041.3 | 申请日: | 201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256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聂水根;李峰;顾留洋;沈斌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恒逸聚合物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16 | 分类号: | F16J15/16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俞润体 |
地址: | 311209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剖分 聚酯 缩聚 反应器 轴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聚酯终缩聚反应器的零部件,尤其是涉及一种带剖分V型圈的聚酯终缩聚反应器轴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聚酯行业中,终缩聚反应器轴和轴套腐蚀而导致密封O型圈失效是个普遍现象,而一般采用的消漏方法是15天涂一次重庆一坪的7903平面密封胶。由于空气往反应器内吸,而且吸力比较大,这时只需将7903平面密封胶涂在轴套与挡圈之间,这样7903会吸入轴与轴套的缝隙,直至7903填满O型圈与轴和轴套的缝隙,这样O型圈和7903共同发挥作用,有效封堵泄漏[赵光耀.设备泄漏的防治.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86.]。但是,这种方法有时无法彻底封堵泄漏,如图1,随着腐蚀越来越严重,轴与轴套的间隙越来越大,轴与轴套的泄漏也越来越大,即图1中的A处会泄露,这时7903被直接吸入反应器,不会停留在轴和轴套的缝隙内,故此时涂7903就起不到任何作用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带剖分V型圈的聚酯终缩聚反应器轴封装置,其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轴封无法彻底封堵泄漏,随着腐蚀越来越严重,轴与轴套的间隙越来越大,轴与轴套的泄漏也越来越大,这时平面密封胶被直接吸入反应器,不会停留在轴和轴套的缝隙内,故此时涂平面密封胶就起不到任何作用等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本实用新型的带剖分V型圈的聚酯终缩聚反应器轴封装置,包括剖分填料函、剖分V型圈、剖分轴封压盖,剖分填料函内表面设有空腔,剖分V型圈装在空腔与轴封压盖之间,轴封压盖用来调节和压紧剖分V型圈,剖分填料函外表面设计为U型槽。
作为优选,所述的剖分填料函通过12个M16的螺栓固定在轴封装置的轴承压盖上。剖分填料函与轴之间用一组剖分V型圈密封,剖分V型圈用轴封压盖进行调节确保长期有效密封;剖分填料函之间用平面密封胶LOCTITE587密封。由于所有金属零件和橡胶密封件均为剖分设计,安装更换金属件和橡胶密封件均可在线进行无需停车,维修十分方便,更换时间在10-20分钟。而且剖分V型圈采用聚四氟乙烯材质,聚四氟乙烯摩擦系数极低,即使在干磨状态下对轴的损伤也很小,每组剖分V型圈的使用寿命至少6个月。
作为优选,所述的剖分填料函在远离轴封压盖的一端端面上设有两道剖分O型密封圈。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不仅能长期有效的封堵聚酯终缩聚反应器轴封泄漏,而且对轴基本不会造成磨损,结构简单、合理等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是原聚酯终缩聚反应器轴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部位及编号:轴封压盖1、剖分填料函2、剖分V型圈3、 U型槽4、螺栓5、剖分O型密封圈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本例的带剖分V型圈的聚酯终缩聚反应器轴封装置,如图2,有一个轴封压盖1,轴封压盖一端的端面通过6个螺栓5连接有剖分填料函2,剖分填料函之间用平面密封胶LOCTITE587密封。剖分填料函内表面设有空腔,空腔与压盖之间设有剖分V型圈3,剖分填料函外表面设有U型槽4。剖分填料函在远离轴封压盖的一端端面上设有两道剖分O型密封圈6。所有金属零件和橡胶密封件均为剖分设计,剖分V型圈采用聚四氟乙烯材质。
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装入聚酯终缩聚反应器的轴承压盖处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内,所作的变化或修饰皆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恒逸聚合物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恒逸聚合物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090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