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脱插头插座无效
申请号: | 201120209339.4 | 申请日: | 201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113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哲 |
主分类号: | H01R13/639 | 分类号: | H01R13/63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6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头 插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器配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脱插头插座,该插头插座能有效避免插头和插座在作业中由于非常动作导致的松脱。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一般家用电器及电动工具均需要通过连接电源才能工作,而目前连接电源的方法就是将电器及工具自带的电源插头插入到相应的电源插座中,从而使电器及电动工具通电使用。
在实际应用中发现,由于传统的插头和插座是在插座内部设有弹性触片,插头插入插座后,所述弹性触片在自身弹力作用下,压紧在弹性触片上,从而实现电连接,两者之间的保持力和稳固性是靠弹性触片的弹力来保证的;但是如普通的洗衣机在甩干是会出现晃动现象,在使用电钻或其他类似的工具时会因施工距离发生变化而出现拉拽现象等等,在这种情况下,电源线的插头与电源插座已发生松动而产生接触不良及发热现象,严重时还会因此使插头与插座之间出现打火,甚至造成电路短路,严重时可能会引发火灾,对人生命构成潜在威胁,为此市场上也相继出现了一些具有防脱功能的插头插座,但是其结构仍不尽合理,防松脱效果并不明显;因此传统的防脱插头插座的结构仍须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防松脱效果好的防脱插头插座。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脱插头插座,包括插头和插座;所述插头包括插头壳体和设置在插头壳体上的金属插脚;所述插头壳体包括出线端和固定端,所述金属插脚的一端设置在所述插头壳体的内部,另一端从插头壳体的固定端延伸至插头壳体外部,外接电缆从所述出线端伸至插头壳体内部并与所述金属插脚电连接;所述插座包括带有插孔的插座壳体和设置在插座壳体中的金属触片,所述插头的插脚设在所述所述插座壳体的插孔中并与其内部的金属触片电连接;
该插头插座还包括有螺钉,所述插头与插座通过螺钉将两者螺接固定在一起。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插头壳体上还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穿孔,所述穿孔与所述金属插脚的设置方向相同、且与所述金属插脚绝缘设置;
所述插座壳体上与所述插头上的穿孔对应位置设有螺孔;所述螺孔与设置在壳体内的金属触片绝缘设置;
该电连接器还包括有用于将所述插头与插座固定在固定在一起的螺钉,所述螺钉包括设有外螺纹的螺接杆,所述螺接杆穿过所述插头的穿孔与设置在插座壳体上的螺孔螺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部是从所述插头壳体向外延伸出的连接板,所述穿孔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板的下侧面与所述插头壳体的固定端的底面处在同一平面上;所述插座壳体的上表面为平面,所述插头固定到位时,所述插头的连接板的下侧面与固定端的底面均抵在所述插座的壳体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部为两个、且对称设置在所述插头壳体的两侧端。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实用新型中,该插头插座还包括有螺钉,所述插头与插座通过该螺钉将两者螺接固定在一起;与传统的防脱插头插座相比,采用螺钉将插头与插座固定在一起结构合理,其可靠性也好,具有很好防松脱效果,从根本上避免了由于非正常动作导致插头与插座之间的松脱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插头插座的一种爆炸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从另一角度观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插头插座处于作业状态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为:插头1,插头壳体11,出线端111,固定端112,金属插脚12,插座2,插座壳体21,插孔211,螺孔22,连接部3,穿孔31,螺钉4,电源线5。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图1至图3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插头插座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从另一角度观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插头插座处于作业状态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哲,未经王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093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