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预混柱状燃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09545.5 | 申请日: | 201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536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30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玉秋 |
主分类号: | F23D14/02 | 分类号: | F23D14/02;F23D14/46;F23D14/7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03 山东省烟***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预混 柱状 燃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业、商业厨具用燃烧器。
背景技术
在现有工业、商业厨具用的燃烧器中,不论是强制鼓风式还是引射式,其燃烧器头部多采用铸造形式,且分布有形式各异的燃烧孔,燃烧噪音大、燃烧强度低、火焰稳定性差,燃烧效率和热效率相对较低。现有燃烧器燃烧时需先开风机并将风机节气门开度调小,接着微开燃气阀,待人工点火后再调大风机节气门和燃气阀,此类燃烧器的不足之处是热效率低、结构复杂、操作复杂、成本较高、噪音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克服上述燃烧器的不足之处,通过独特的设计,增大了火孔面积,从而使燃烧更稳定、燃烧强度高,使热效率明显。另外,由于燃烧状况和混合装置的变化,实现了全预混燃烧,降低了风机功率。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新型燃烧器由火孔、火孔上顶板和下底板、分流装置、分配室、混合装置、风机及其他附件组成。
以多片金属片形成的多缝隙和较大面积的火孔,结合分流装置与分配室形成燃烧头,燃烧头呈环形柱状,燃烧头内部的火孔面呈曲面柱状;通过混合装置内扰流片的作用使燃气与空气充分混合,实现全预混燃烧。
由喷嘴进入的燃气与风机鼓入的空气,通过混合管中的扰流片充分混合,然后进入分配室;由分流装置将混合气体均匀地分配到火孔上;火孔是由特定形状的耐高温金属片组成,由垫圈或波纹片等分隔成多缝隙且较大面积的火孔表面,混合气体能够在此火孔上稳定燃烧;所形成的火焰在火孔围成的柱体内汇合,向外喷出,从而实现加热目的。
为实现自动控制,根据需要设有控制器、点火装置、熄火保护装置及母火装置等。
火孔下部的底板为火孔下底板,上面周边突起,并与金属片形状类似,以便与金属片结合;底板中间可设置母火装置、点火装置和熄火保护装置。火孔上部顶板为火孔上顶板,呈环状,下面周边突起,并与金属片形状类似,以便与金属片结合,上面有环状突起,以便放置辐射板用。金属片可通过特殊加工,组合成八角环状,片与片之间用垫圈间隔;金属片亦可做成圆环状,片与片之间用垫圈间隔;金属片也可做成波纹状,并与直平的金属片叠加,组成火孔。分流装置可以由带有众多小孔的多孔金属薄板制成,也可以由金属丝网制成,并依据火孔面形状折弯成柱状。火孔分流装置、上顶板、下底板、金属片及垫圈等可以通过螺栓固定在一起,也可以焊接在一起。
根据需要,混合装置上设有接口,可分别与燃气喷嘴、风机、点火和熄火保护线、母火等连接。混合装置内设有螺纹状的扰流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扰流片能使燃气、空气充分混合,实现完全预混式燃烧,并使风机功率明显降低;
通过分流装置、金属片等特殊设计的结构,能够形成多缝隙且较大面积的火孔,使火焰稳定、燃烧完全且火力集中,使热效率明显提高;
带有周边突起特殊设计的火孔底板,使点火、熄火保护等自控功能得以实现,且使用寿命延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示意图中部件说明:火孔(1),上顶板(2),下底板(3),分流装置(4),分配室(5),扰流片(6),,喷嘴(7),混合装置(8),风机(9)。
具体实施方式
由金属薄片及垫片等形成的火孔(1),通过上顶板(2)、下底板(3)与分流装置(4)结合组装成燃烧头,然后再与风机等其他装置及附件结合形成整体的燃烧器。
燃气经喷嘴(7)喷出,与风机(9)鼓入的空气在混合装置(8)中混合,通过扰流片(6)混合充分后进入分配室(5),经分流装置(4)均匀分配到火孔(1)上进行燃烧。根据需要可增设点火装置、熄火保护装置、控制器、电磁阀等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玉秋,未经王玉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095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能自动控制风机转速的智能节能灶
- 下一篇:旋膜除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