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风叶可调风扇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09984.6 | 申请日: | 201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087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发明(设计)人: | 宋红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利而浦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32 | 分类号: | F04D29/3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闫立德 |
地址: | 100053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风 可调 风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无风叶可调风扇。
背景技术
传统的电风扇由电动机带动扇叶旋转产生风,传统风扇为防止快速旋转的扇叶伤人还需在扇叶外设置扇网,但尽管如此,人手指误穿越扇网导到扇叶伤人事件时有发生。另一方面,电动机带动扇叶旋转产生的风为切变风,风为螺旋转状吹向人体,感觉不佳,且扇叶旋转产生的噪音大,电动机风扇体积大,重量大,结构复杂,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无风叶可调风扇,使其在外露的出风点无风叶设置,且风平面均匀吹出,柔和适宜,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安全,噪音小,重量轻,成本低,降温效果好和使用方便的优点。
为此,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底座和轴流风扇所组成,底座上端轴设有旋转座,旋转座内设有使旋转座左、右摆转的旋转电机,旋转座上端面呈纵向分布的月牙状弧形,旋转座上端面设有纵向导槽,前后滑动调节座的下端面与旋转座上端面形状适配,前后滑动调节座的下端面位于旋转座上端面上端并通过滑配在纵向导槽内的卡柱轴接在旋转座上端面上,前后滑动调节座内设有轴流电机和由其带动的轴流风扇,前后滑动调节座的上端口为总出风口,前后滑动调节座的上端口卡接环状扩风圈的下端连接管座,环状扩风圈为中空环状飞机翼形风洞,出风口位于环状扩风圈内圈的弧面导风板后侧。所述的前后滑动调节座的下部侧面设有进风孔。所述的旋转座前侧设控制钮。上述结构设计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外露的出风点无风叶设置,且风平面均匀吹出,柔和适宜,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安全,噪音小,重量轻,成本低,降温效果好和使用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分离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无风叶可调风扇,主要由底座11和轴流风扇4所组成。底座上端轴设有旋转座6,旋转座内设有使旋转座左、右摆转的旋转电机(图中未示,为传统结构,故不再累述)。旋转座上端面呈纵向分布的月牙状弧形,旋转座上端面设有纵向导槽15,前后滑动调节座5的下端面与旋转座上端面形状适配,即呈凸状的月牙状弧形,前后滑动调节座的下端面位于旋转座上端面上端并通过滑配在纵向导槽内的卡柱14轴接在旋转座上端面上。这样,用手前、后推动前后滑动调节座,可使与前后滑动调节座下端中部连成一体的卡柱沿纵向导槽前后滑动,由于前后滑动调节座的下端面与旋转座上端面形状适配呈月牙状弧形,可使前后滑动调节座向前、后倾斜亦带动环状扩风圈前、后倾斜,调节吹出的风向角度。
前后滑动调节座内设有轴流电机8和由其带动的轴流风扇。前后滑动调节座的上端口为总出风口12,前后滑动调节座的上端口13卡接环状扩风圈10的下端连接管座3。环状扩风圈为中空环状飞机翼形风洞1,出风口2(呈环条状)位于环状扩风圈内圈的弧面导风板9后侧。所述的前后滑动调节座的下部侧面设有进风孔16。所述的旋转座前侧设控制钮7。旋转座内还设有电路板,电路板上设有控制各部件运行的元件及电路。各元件及电路由电源导线引入外接电源供给。
使用时,开通电源。轴流电机带动轴流风扇将风吹入环状扩风圈并从出风口吹出。开通旋转电机可使旋转座呈0~130°角度范围内左、右摆动。
总之,本实用新型使外露的出风点无风叶设置,且风平面均匀吹出,柔和适宜,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安全,噪音小,重量轻,成本低,降温效果好和使用方便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利而浦电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利而浦电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099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