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排室外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10520.7 | 申请日: | 201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260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陈胜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4 | 分类号: | F24F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23 | 代理人: | 陈磊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排 室外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空调器室外机采用的单排换热器做出的结构改进,属于空调与制冷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家用或商用空调器在实施高效低成本的系统设计时,通常采用单排室外换热器。在空调器整机降成本的设计过程中,必然力求减小室外机箱体的体积,因此随之换热器的外形体积也相应地减小。
现有单排室外换热器存在压力损失较大、分液不均匀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冷媒流向与流程配置不尽合理,而且所采用的T型或Y型分液三通管易于导致分液不均匀等缺点,因此换热器的整体冷媒压力损失较大,相对于单排换热面积较小的制冷系统来说,冷媒换热效率不高、整机能耗比较高。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申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单排室外换热器,其设计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综合改进冷媒流向与分路设计,在分液处理上采用压扁型分液三通管,以期控制冷媒流速和蒸发压力降幅,相应地提高冷媒蒸发效率。
另一设计目的在于,提高分液均匀性以提高冷媒在单排换热面积较小情况下的换热效率。
为实现上述设计目的,所述的单排室外换热器主要包括有:
内部冷媒流通管路串联的单排U型管、以及连接在U型管外壁上的若干组散热翅片。与现有技术的区别之处于,
通过一对分液三通管,U型管分为2路冷媒流入管路、1路冷媒汇流流出管路;并且,分液三通管具有夹扁型结构。
如上述设计方案,采取2路进1路出的冷媒流程设计,能够有效地降低换热器整体冷媒压力损失。相对于采用单排换热面积较小的制冷系统来说,冷媒换热更加充分。
另外,采用新型的夹扁型分液三通管能够较为明显地避免现有T型或Y型分液三通的压力损失较大、分液不均匀等缺点,因此提高了换热器整体换热效率。
为更加均匀地分配冷媒,可采取的改进方案是,2路冷媒流入管路的U型管数量相同,2路冷媒流入管路与1路冷媒汇流流出管路的U型管管径均相同。
进一步的细化与降成本的改进措施是,换热器共有11根U型管,其中2路冷媒流入管路分别具有4根U型管,1路冷媒汇流流出管路具有2根U型管,在第5根U型管位置处采取抽管处理。
上述采取11根U型管的换热器是充分现有部件,相应地将第5根U型管采取抽管处理以间隔2路冷媒流入管路,针对换热影响相对较小的管路分布在冷凝器中部,在第5根管进行抽管处理,以合理地规避更换换热器U型管根和结构改进,从而更好地控制制造成本,优化冷媒分流均匀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单排室外换热器具有的优点是:
1、合理分配冷媒的流程与分路设计,能够有效地控制冷媒流速和蒸发压力降幅,提高冷媒蒸发效率。
2、能够明显地提高分液均匀性,在单排换热面积较小情况下发挥较高的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所述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分液三通管1,冷媒流入管路2,冷媒汇流流出管路3。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所述单排室外换热器主要包括有:
内部冷媒流通管路串联的单排U型管、以及连接在U型管外壁上的若干组散热翅片(图中未示出)。其中,
通过一对分液三通管1,U型管分为2路冷媒流入管路2和1路冷媒汇流流出管路3,并且分液三通管1具有夹扁型结构。
2路冷媒流入管路2的U型管数量相同,2路冷媒流入管路2与1路冷媒汇流流出管路3的U型管管径均相同。
换热器共有11根U型管,其中2路冷媒流入管路2分别具有4根U型管,1路冷媒汇流流出管路3具有2根U型管。
在第5根U型管位置处采取抽管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未经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105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肺功能测试仪校准定标时推出气体的装置
- 下一篇:数字内窥镜图像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