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容器紧固结构及变频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11053.X | 申请日: | 201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2104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发明(设计)人: | 邢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英威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2/04 | 分类号: | H01G2/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李新林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容器 紧固 结构 变频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容器紧固结构及具有该电容器紧固结构的变频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诸如变频器等之类的电子设备,其电容器的紧固方式为将电容器的正负导针焊接于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上,并在电容器与PCB的接触处涂附黄胶进行粘结,从而实现电容器的固定安装。此紧固方式存在着如下的缺陷:1、当电容器处于工作状态时,电容器导针会受到较大的剪切力,容易造成电容器的晃动,甚至脱落,而影响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2、需用黄胶将电容器粘结于PCB,其安装工艺较为繁杂,不便于安装人员的操作。
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0年1月6日授权公告的专利号为ZL200920135862.X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容器卡箍,通过使用固定构件将电容器卡箍固定于电路板之上,再将电容器套入该电容器卡箍中并紧固,从而起到固定电容器的作用,以防止电容器晃动或脱落。使用该电容器卡箍虽可可靠地固定电容器,但也存在着安装工艺复杂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在于解决现有电容器紧固方式所存在的安装工艺繁杂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便于电容器安装、且可可靠地固定电容器的电容器紧固结构。
更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设有上述电容器紧固结构的变频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一种电容器紧固结构,其包括有一置入口,沿所述置入口的边缘处垂直延伸而形成有至少两个间隔环绕于所述置入口的夹持板,所述夹持板的内侧面上部向内凸出而形成有一夹持部,所述置入口的直径大于电容器的直径,而由所述夹持部所围成的间断环部的内直径小于电容器的直径。
一种变频器,其包括有一壳体及一设置于所述壳体中的电容板,所述壳体中形成有多个电容器紧固结构,所述电容器紧固结构包括有一置入口,沿所述置入口的边缘处垂直延伸而形成有至少两个间隔环绕于所述置入口的夹持板,所述夹持板的内侧面上部向内凸出而形成有一夹持部,所述置入口的直径大于电容器的直径,而由所述夹持部所围成的间断环部的内直径小于电容器的直径,所述电容板上的电容器自所述电容器紧固结构的置入口插入而卡紧于所述夹持部之间,从而实现电容器的紧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通过上述电容器紧固结构而实现电容器的紧固设置,相比于现有技术中所采用的黄胶粘结、卡箍紧固等电容器紧固方式,其安装工序较为简单,便于工作人员的操作,且,电容器紧固结构的多个夹持板围绕于电容器的外侧,可起到保护电容器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容器紧固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容器紧固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电容器装配入电容器紧固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变频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变频器的底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电容器安装于底壳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阐述。
参考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电容器紧固结构10包括有一置入口100,沿该置入口100的边缘处垂直延伸而形成有三个间隔环绕于置入口100的夹持板101,该夹持板101的内侧面上部向内凸出而形成有一夹持部102。该置入口100的直径大于电容器的直径,而由三个夹持部102所围成的间断环部的内直径小于电容器的直径。
优选地,该置入口100设计为圆形结构,以匹配于常见的电容器的形状,而供于电容器的插设。
图3为电容器装配于电容器紧固结构10的示意图,装配时,将电容器C(已焊接于印刷电路板之上)自置入口100插入,其向外挤压开夹持部102而进入夹持部102之间,并藉由该夹持板101的回复弹力而使夹持部102夹紧该电容器C,从而实现电容器C的紧固设置,相比于现有技术中所采用的黄胶粘结、卡箍紧固等电容器紧固方式,其安装工序较为简单,便于工作人员的操作。此外,多个夹持板101围绕于电容器C的外侧,可起到保护电容器C的作用。
优选地,该夹持部102的内侧面与夹持板101的内侧面之间形成有一过渡的斜面103,通过该斜面103的设置,有助于电容器更为顺利地插入于夹持部102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英威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英威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1105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变电动力对真空灭弧室影响的装置
- 下一篇:成缆机的辅助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