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互感器检定工装及互感器检定工装架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11205.6 | 申请日: | 201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264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杨宝琳;张国庆;刘士峰;郭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5/02 | 分类号: | G01R3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吴贵明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互感器 检定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电气设备、互感器测试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互感器检定工装及具有该互感器检定工装的互感器检定工装架。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供电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电力改造工程日益增多,互感器的需求也逐年增加。目前互感器的试验室检定工作非常繁重,仅低压电流互感器一项每年就有将近10万台需要检定。而现有技术对于低压仰角电流互感器一次接线只能通过螺丝连接,每检定一批互感器均需反复松紧螺丝,费时费力,检定人员劳动强度大且效率低下,严重限制了互感器的检定能力。因此,需要改进现有的检定设备,提高工作效率和检定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互感器检定工装及具有该互感器检定工装的工装架,用压接方式取代螺丝连接,以简化互感器检定时的拆装,从而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效率,加大紧固力,提高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互感器检定工装,包括:支架,固定在承载互感器检定工装的互感器检定工装架上;压接钳,具有活动压杆,活动压杆的自由端朝向支架延伸,并与支架之间形成夹持空间,支架与压接钳配合夹持待检定的互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压接钳包括:底架,固定在互感器检定工装架上,底架上具有第一连接点和套筒;手柄,手柄上端为把手,下端与底架通过第一连接点连接,手柄上具有第二连接点;连接件,第一端与手柄的第二连接点连接;第二端具有第三连接点;中间杆,第一端与连接件的第三连接点连接;中间杆穿过套筒,套筒约束中间杆使中间杆仅能沿自身轴线方向前后运动;第一连接点、第二连接点和第三连接点均为旋转铰链;横杆,固定连接在中间杆的第二端,沿垂直中间杆轴线方向延伸;两条活动压杆,分别固定连接在横杆的两端,活动压杆的自由端具有弹簧;压接件,连接在弹簧上,与支架之间形成夹持空间。
进一步地,支架朝向压接件的方向具有两个面,包括一个水平面和一个垂直面,水平面位于压接件下方,垂直面与压接件配合夹持互感器。
进一步地,连接件是两端具有连接点的连接板,连接板在手柄和中间杆的两侧面各连接一块。
进一步地,压接件为圆台形,圆台形状为朝向支架由窄到宽。
进一步地,压接件为绝缘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支架的朝向压接件的两个面上覆盖绝缘材料。
进一步地,把手上覆盖绝缘的塑料套。
以及,互感器检定工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互感器检定工装。
进一步地,在互感器检定工装架上横向安装五个互感器检定工装,互感器检定工装互相平行,等距分布。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互感器检定工装及具有该互感器检定工装的工装架,在对互感器进行检定时,安装和拆卸均大大简化,只需简单扳动手柄,使中间杆前后运动,即可实现安装状态与拆卸状态的转换。降低了检定时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效率。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互感器检定工装的侧视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互感器检定工装的俯视图。以及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互感器检定工装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现有技术中,对于低压仰角电流互感器一次接线只能通过螺丝连接。而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压接来固定互感器的互感器检定工装。该互感器检定工装包括:支架14,固定在承载互感器检定工装的互感器检定工装架15上;以及压接钳,具有活动压杆11,活动压杆11的自由端朝向支架14延伸,并与支架14之间形成夹持空间;支架14与压接钳配合夹持待检定的互感器。互感器的一次铜排被压接钳压接在支架14上,实现了压接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电力公司,未经北京市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112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