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续式搅拌造粒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11954.9 | 申请日: | 201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691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21 |
发明(设计)人: | 刘广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广文 |
主分类号: | B01J2/16 | 分类号: | B01J2/16;B01J2/02 |
代理公司: | 沈阳利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209 | 代理人: | 王东煜 |
地址: | 110021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搅拌 造粒机 | ||
1.一种连续式搅拌造粒机,包括液体罐(51)、加压泵(52)、布袋除尘器(53)、引风机(54)、加料斗(12)、螺旋加料器(11)、造粒室(56)、排风管(6)、进料圆筒(10)、破碎飞刀组(28)、粉体的分布锥体(26)、雾化器(27)、搅拌桨叶(40),液体罐(51)、加压泵(52)通过管路与雾化器(27)连接,布袋除尘器(53)、引风机(54)通过风管与排风管(6)连接,布袋除尘器(53)下面安装有星型阀(5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造粒室(56)为底部弧形、上端带有法兰(22)的筒体(1),在筒体(1)上端的法兰(22)上设有上盖(23),上盖(23)与法兰(22)密封连接,并用手轮压紧器(21)压紧,造粒室(56)的筒体(1)上设有一个矩形开口的出料口(45)和检修门(50),造粒室(56)下半部焊接有夹套(43),夹套(43)上设有进出口介质的接管(32)、(4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式搅拌造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盖(23)中心部位装有伸进造粒室(56)的进料圆筒(10),进料圆筒(10)通过圆筒法兰(57)与上盖(23)固定,分布锥体(26)通过挂耳(25)固定在进料圆筒(10)上,在分布锥体(26)下部设雾化器(27),雾化器(27)与穿过分布锥体(26)的进料管(9)连接相通,进料管(9)上套有活动法兰(7),活动法兰(7)插入进料圆筒(10)上端接管内以对雾化器(27)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连续式搅拌造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料圆筒(10)的一侧连接螺旋加料器(11)出料端,螺旋加料器(11)的悬臂端以鞍型支座(24)固定在上盖(23)上,螺旋加料器(11)进料端以法兰与加料斗(12)连接,螺旋加料器主轴与减速机(14)输出轴连接,减速机(14)输入轴与加料电机(15)输出轴连接,减速机(14)和加料电机(15)固定在电机座(19)上,电机座(19)在通过手轮(17)驱动螺杆(16)可在机架(18)滑道里移动,就位时用固定器(20)锁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式搅拌造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盖(23)一侧设有上盖开与关的固定轴(5),固定轴(5)上穿装有可旋转的丝杠(2),在造粒室筒体(1)外侧相应的位置焊接一对支座(46),支座(46)的上部装有横轴(4),横轴(4)上穿装可绕该轴旋转的滑块(3),穿过滑块(3)外部的丝杠(2)上装有丝母手柄(49),在上盖(23)的相应位置焊接一对支耳(48),支耳(48)的另一端穿装在支座下方固定轴(47)上,并可绕该轴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式搅拌造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造粒室(56)底部安装有搅拌桨叶(40),搅拌桨叶(40)键连接在主轴(34)上,通过压盖(42)及螺栓(41)施入主轴(34)顶端螺纹孔中将搅拌桨叶(40)压紧,主轴(34)穿过主轴轴承箱(33),主轴轴承箱(33)固定在造粒室(56)底部,主轴(34)通过皮带轮(35)、(37)和皮带(36)由搅拌电机(38)拖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式搅拌造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造粒室(56)的筒体(1)上出料口(45)下部周向布设位于筒体(1)内的破碎飞刀组(28),飞刀组(28)通过轴承箱(27)固定在造粒室的筒体(1)上;并由刀组电机(30)驱动,刀组电机(30)固定在刀组电机座(31)上,刀组电机座(31)固定连接在夹套(43)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式搅拌造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压泵(52)压力为1.2~2.0MPa,雾化器(27)的孔径为0.6~3mm,雾化角度为30~70度,搅拌电机(38)功率为1~22kW,转速为20~400r/min,造粒室筒体(1)直径为0.5~1.5m,高度为0.5~1.8m,螺旋加料器(11)螺旋轴转速为3~40r/min,加料电机(15)功率为0.5~11kW,飞刀组(28)为1~6组,刀组电机(30)功率为1.1~5.5kW,转速为80~1000r/min,引风机(54)风量为100~500m3/h,出料口(45)进风速度为0.4~1.5m/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广文,未经刘广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1195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反应釜外盘管结构
- 下一篇:印刷垃圾焚烧烟气净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