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下地质灾害监测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120212142.6 | 申请日: | 201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0936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28 |
发明(设计)人: | 陶春辉;张金辉;李红星;刘为勇;邓显明;周建平;何拥华;顾春华;李怀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8B21/10 | 分类号: | G08B21/10 |
代理公司: | 浙江英普律师事务所 33238 | 代理人: | 陈小良 |
地址: | 31001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下 地质灾害 监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量仪器,具体是指一种用于水下对地质灾害进行监测的装置。
技术背景
自然灾害频频发生,而人们对此却无法抗拒,悲剧也在不断上演。为了能减少人们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需要对自然灾害的形成、可以发生的危害尽早知道,以便人们可以尽早作出准备,减少损害的发生。预测预报地质灾害便成了人们希望实现的愿望,其中心环节是通过直接观察和仪器测量记录地质灾害发生前各种前兆现象的变化过程和地质灾害发生后的活动过程。此外,地质灾害监测还包括:对影响地质灾害形成与发展的各种动力因素的观测。如降水,气温等气象观测;水位、流量等陆地水文观测;潮位、海浪等海洋水文观测;地应力、地温、地形变、断层位移和地下水位、地下水水化学成分等地质、水文地质观测等。地质灾害监测方法主要有卫星与遥感监测;地面、地下、水面、水下直接观测与仪器台网监测。不同地质灾害的监测方法和监测的有效程度不同,总的看来,地质灾害监测水平差距还比较大,远不能满足防灾减灾要求。今后地质灾害监测的发展趋向是:全面提高监测能力,丰富监测内容,提高信息处理和综合分析能力;在加强专业监测的同时,在灾害多发区建立群测群防体系,大力推进社会化监测工作;把地质灾害监测同其他一些自然灾害以及环境监测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广泛的综合监测网络。
虽然目前市场上有一些对环境的监测装置,但每种监测装置所监测的参数是各不相同的,而且参数的取得也是依据了不同的测量仪器,为此,对于不同的监测装置所取得的监测效果往往是各不相同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操作方便、监测数据全面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水下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它包括:水下部分和水上部分,其特征在于水下部分包括地震波检波器、水听器、磁力计;
地震波检波器、水听器、磁力计分别与海底接驳盒连接;海底接驳盒用于实现海底设备接收到信号的电光转换及对水下设备的供电,采用耐海水腐蚀的不锈钢材料,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水密特性,与海底地震仪(OBS)共同安装在一块水泥块上;
系统工作站、电源位于水上部分。
本实用新型中的电源装置放置于陆上,通过电缆与水下的海底接驳盒、陆上分支盒等装置连接,提供电能,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作为优选,上述水下地质灾害监测系统中的地震波检波器、水听器、磁力计分别含有自容存储器。
为了能将信号传输得更远,海底接驳盒与陆上分支盒用光缆连接,陆上分支盒再与系统工作站连接;其中海底所采集的信号由光电转换装置进行转换,先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将光信号传输至陆地后,再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本实用新型中的水下地质灾害监测装置集成地震波检波器、水听器和磁力计等探头对水下地震波场、水声和磁场进行监测。利用海底接驳盒技术通过铠装光电复合缆给水下各监测设备供电,并且将数据实时传输至岛基数据系统工作站,在岛基数据系统工作站上对数据进行存储、处理及波形实时显示。研究数据后处理与分析技术,开发水下监测网络数据处理分析软件,以供分析辅助决策系统集成使用。
水下地质灾害监测系统由于设计到电缆布设与水下设备安装,海底地形地貌以及水下涌浪对于整个监测网络的布设影响很大。要在系统布设前对海底地形进行必要考察,对安装具体地点进行考察选择,监测系统应该布设在相对平坦区域。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方便数据传输与供电,操作方便、实时提供准确数据。对所监测数据实时传输、进行即时储存、实时显示,可对异常信号进行预警。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作具体说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未经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121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背诵英语方便记忆卡
- 下一篇:人体营养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