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接触点安全监测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12299.9 | 申请日: | 201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264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发明(设计)人: | 傅浩;李秦;李信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高新东方智能配电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9/165 | 分类号: | G01R19/165;G01R2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汲智翼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1 | 代理人: | 陈曦 |
地址: | 102208 北京市昌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 安全 监测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针对电接触点(简称接点)的安全监测模块,属于电气安全消防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气火灾是因电能引起发热成为火源而发生的,其直接原因主要包括漏电、短路、接触不良、过电流、电弧、电火花等,造成高温发热,并引燃周围可燃物酿成火灾。目前,各类大功率用电设备的使用日益广泛,对预防电气火灾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实践中,为了满足大电流通路连接的需要,普遍采用接线卡、接线端、开关等接触式连接方式。这种接触式连接方式中,当供电回路中电接触点发生松动、氧化、电弧烧灼、污染、过载等问题时,会因接触不良引起接触点电阻变大,使接触点位置功率消耗增加,造成接触点处温度升高,严重情况下,甚至引发火灾。对于这个问题,以往并没有有效的处理办法,通常是采取定期检测的办法,或者在故障发生之后才知道这里存在隐患。
在专利号为ZL200710120204.9的中国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面向大功率接点的安全监控方法及其装置。该方法中,通过变压器接收经A/D转换后的监测接点的电压信号,同时接收通过接点回路的电流信号,根据电压信号、电流信号等信息计算出接点功率,如果分析结果为接点功率在预定的条件下大于预警门限则发出报警信息,否则继续进行监控。该发明可以长时间地实时监视接点状态,并根据实际电流一起判断接点故障发生的可能性,从而达到提前发现故障隐患、避免造成重大事故发生的目的。
另外,在专利申请号为201010522060.1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大电流接插件安全监测方法。它是在大电流接插件的插头或插座内部安装温度传感器,安全监测控制系统不间断采集温度传感器信号,送至信号处理模块;信号处理模块进行分析计算给出实时温度;过温判断模块根据温度判断接插件是否过热,若温度大于设定温度,则发出过温信号,反之,不发出过温信号;报警执行模块在接到过温信号后,启动报警装置,并立即切断电源。但是,温度传感器在长时间的运行过程中,如果不能保持与被测接点的正确连接位置,或者环境温度的变化,会造成温度检测的不准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接触点安全监测模块。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电接触点安全监测模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接触点安全监测模块包括输入保护电路、采样放大电路、A/D转换电路、幅度鉴别电路、数据分析/处理电路、回路电流信号采集单元和隔离电路;其中,
所述输入保护电路接入电接触点两端的电压信号,送入采样放大电路中,所述采样放大电路分别连接所述A/D转换电路和所述幅度鉴别电路,所述A/D转换电路的输出信号经第一隔离电路送入所述数据分析/处理电路中,所述幅度鉴别电路的输出信号经第二隔离电路送入所述数据分析/处理电路中;
所述数据分析/处理电路通过所述回路电流信号采集单元采集所述电接触点所在回路的电流信号。
其中较优地,所述电接触点安全监测模块中还包括通讯接口电路,所述通讯接口电路连接所述数据分析/处理电路。
其中较优地,所述数据分析/处理电路经第三隔离电路直接采集所述电接触点的状态。
其中较优地,所述幅度鉴别电路由运算放大器实现,其中同相输入端连接基准电源,反相输入端连接所述采样放大电路,输出端与所述输入保护电路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接触点安全监测模块通过对供电回路中电接触点两端的电压降进行实时监测,可以提前发现事故苗头,对电接触点可能的故障进行预警,有效改善了大功率电接触点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接触点安全监测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2为本电接触点安全监测模块的具体应用示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接触点安全监测模块(简称监测模块)用于实现电器接点两端的电压信号采集,例如对110V/220V供电回路中的电接触点(如断路器接触点、连线端子接触点等)两端的电压降进行实时监测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高新东方智能配电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高新东方智能配电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1229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