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漏电断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212431.6 | 申请日: | 2011-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034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刘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德利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3/34 | 分类号: | H02H3/34;H02H3/253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逯长明 |
地址: | 32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漏电 断路器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漏电断路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流型漏电断路器。
背景技术
漏电断路器的特点是,当人身触电或电网漏电时,当漏电电流大于规定值时,断电断路器的执行部分动作断开电源,起到保护作用。
现有的漏电断路器采用单相电源作为工作电源,假如三相电源电网中作为所述漏电断路器的工作电源的那一相缺相时,当有人触电或电网漏电时该漏电断路器将不能正常工作,即不能切断电源起到保护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漏电断路器,以解决现有的漏电断路器在工作电源相缺相时,无法断开电源起到保护作用的问题,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漏电断路器,主要包括:三相星形桥式整流电路、第一晶闸管、第二晶闸管、脱扣线圈、零序电流互感器及稳压管,其中:
所述三相星形桥式整流电路的三个交流输入端分别与三相供电电源的三相相连,第二整流输出端依次串接有脱扣线圈、第一晶闸管和第二晶闸管,所述第一晶闸管的阳极与脱扣线圈相连,所述第一晶闸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二晶闸管的阳极相连,所述第二晶闸管的阴极与所述三相星形桥式整流电路的第一整流输出端相连,所述脱扣线圈与所述三相供电电源电路中的断路器电耦合;
所述零序电流互感器的一次绕组串接在所述三相供电电源电路中,二次绕组的两端并联有并联连接的稳压管和采样电阻;
所述第一晶闸管的控制端与并联在所述三相星形桥式整流电路的第一整流输出端和第二整流输出端的分压网络相连;
所述第二晶闸管的控制端与所述稳压管的阳极相连。
优选的,所述三相供电电源的A电源线与B相电源线之间连接有第一压敏电阻;
所述三相供电电源的B相电源线与C相电源线之间连接有第二压敏电阻;
所述三相供电电源的A相电源线与C相电源线之间连接有第三压敏电阻。
优选的,所述连接在所述三相供电电源的中的任意两相电源线之间的试验开关,以及与该试验开关串联的限流电阻。
优选的,所述分压网络包括:
并联在所述三相星形桥式整流电路的两个整流输出端的第一分压电阻和第二分压电阻构成的串联支路;
第一限流电阻、第二限流电阻及储能电容串联后并联在所述第二分压电阻两端,且所述储能电容一端与所述第二限流电阻相连,另一端与三相星形桥式整流电路的第二整流输出端相连;
所述第一晶闸管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第一限流电阻和所述第二限流电阻的公共点。
优选的,所述的漏电断路器,还包括:
并联在所述第二晶闸管的阴极和控制端之间的第一滤波电容。
优选的,所述的漏电断路器,还包括:滤波电阻和第二滤波电容,其中:
所述滤波电阻和所述第二滤波电容,串联后并联在所述三相星形桥式整流电路的两个整流输出端。
由以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该漏电断路器的工作电源取自三相供电电源的A相、B相和C相,采用三相星形桥式整流电路进行整流得到,当零序电流互感器检测到三相供电系统中出现漏电或人身触电现象时,控制所述脱扣线圈动作,切断三相供电电源,起到保护作用。与现有的通过单相电源供电的漏电断路器相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漏电断路器,采用三相供电电源进行整流后作为工作电源,即使在三相供电电源的N相和A相、B相、C相中的任意一相有故障或缺相时,该漏电断路器也能够正常工作,当有人触电或电网漏电时,该漏电断路器仍能及时断开,切断电源起到保护作用,提高了漏电断路器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漏电断路器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漏电断路器,适用于交流50Hz或60Hz,额定工作电压400V以下,额定工作电流在6A-100A,电源中性点接地的电路中,起到人身触电或电网漏电间接保护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德利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德利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124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