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交流接触器扩展模块无效
申请号: | 201120212540.8 | 申请日: | 2011-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1035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04 |
发明(设计)人: | 巫之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巫之德 |
主分类号: | H02M7/162 | 分类号: | H02M7/162;H02M7/17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211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流 接触器 扩展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流接触器,尤其涉及一种改善交流接触器性能的扩展模块,属于低压电器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交流接触器基本上都是采用电磁原理, 通过控制线圈通电产生的电磁力带动机械传动机构来控制主回路的通断。此类交流接触器的工作电源为交流电源, 并要求从吸合到保持所供给的电压不变。现有的交流接触器存在很多无法克服的缺点和不足之处,如铁芯材料必须采用矽钢片, 成本偏高;功率因数低, 耗电大;对主电路缺相故障无保护功能;线路电压低时, 噪音大触头易拉弧,对电压波动的适应能力不强,电压不在额定值(过高或过低)时有烧毁控制线圈的可能。近来一种恒磁保持交流接触器的问市,打破了常规交流接触器一统天下的局面。以其独有的节电,无噪声等优越性能独占鳌头,但上述恒磁保持交流接触器也存在不容忽视的缺点,比如释放的可靠性不高局限了使用场合,无缺相保护功能,造价高,新老元件更换麻烦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流接触器扩展模块,与普通交流接触器配套使用,克服普通交流接触器吸合时噪声大、抖动,功率因数低、耗电高,对电压波动适应能力弱、无缺相保护功能、造价高等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交流接触器扩展模块,包括整流桥堆D14、整流桥堆D2、电容C2、电容C3、电解电容C4、电解电容C9、二极管D1、二极管D11、二极管D13、稳压管DZ1、电感L1、电阻R2、电阻R13、继电器J2、光耦合器IC5,交流电源L1端经电容C2接整流桥堆D14的交流输入1端, 整流桥堆D14的交流输入2端接交流电源L2端,整流桥堆D14的直流输出3端、4端接交流接触器CJ线圈两端,所述继电器J2的常开触点J2-1的一端接交流电源L1端,另一端接二极管D1的阳极,二极管D1的阴极接整流桥堆D14的交流输入1端,交流电源L1端经电容C3接整流桥堆D2的交流输入1端, 整流桥堆D2的交流输入2端接交流电源L2端,所述整流桥堆D2的直流输出4端接地,整流桥堆D2的直流输出3端经电感L1接稳压管DZ1的阴极,稳压管DZ1的阳极接地,电阻R2、电解电容C4并联于稳压管DZ1的两端,电解电容C4的负极接地,电解电容C9的正极接稳压管DZ1的阴极,电解电容C9的负极经电阻R13接光耦合器IC5的发光二极管阳极,发光二极管阴极接地,二极管D13阳极接地,阴极接电解电容C9的负极,继电器J2线圈的一端接稳压管DZ1的阴极,另一端接光耦合器IC5的光电三极管的集电极,光耦合器IC5的光电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二极管D11的阳极接光耦合器IC5的光电三极管的集电极,二极管D11的阴极接稳压管DZ1的阴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一种交流接触器扩展模块,还包括超压保护模块1、电源开关K,所述超压保护模块1与交流电源相连,电源开关K受超压保护模块1的控制接通、断开交流电源。
前述一种交流接触器扩展模块,还包括缺相保护模块2、电源开关K,所述缺相保护模块2连接于稳压管DZ1的阴极和整流桥堆D2的直流输出4端之间,电源开关K受缺相保护模块2的控制接通、断开交流电源。
前述一种交流接触器扩展模块,其中和交流接触器扩展模块配套使用的交流接触器CJ的动、静铁芯采用Q235板材制造。
前述一种交流接触器扩展模块,其中和交流接触器扩展模块配套使用的交流接触器CJ的动、静铁芯采用铸铁制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直流工作电源,所以工作时无噪音、不抖动,功率因数高、耗电少,适应的电压范围宽,增添了缺相保护功能,动、静铁芯可采用Q235板材或铸铁制造,加工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图2是加装超压保护模块、缺相保护模块的电路结构图;
图3是具体实施例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巫之德,未经巫之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2125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路灯节电装置
- 下一篇:断路器触头座改进结构